[实用新型]一种多路阀及液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806597.7 | 申请日: | 2021-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82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肖榕乐;葛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青州)传控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李林 |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路阀 液压 系统 | ||
1.一种多路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输出联(1),其包括第一阀体(11)、第一阀杆(12)、第一单向阀(13)和第二单向阀(14),所述第一阀杆(12)、所述第一单向阀(13)和所述第二单向阀(14)均设置于所述第一阀体(11)上,所述第一阀体(11)、所述第一阀杆(12)、所述第一单向阀(13)和所述第二单向阀(14)配合能够控制双作用液压缸伸出、锁定和缩回;
第二输出联(2),其包括第二阀体(21)、第二阀杆(22)和第三单向阀(23),所述第二阀杆(22)和所述第三单向阀(23)均设置于所述第二阀体(21)上,所述第二阀体(21)、所述第二阀杆(22)和所述第三单向阀(23)配合能够控制单作用液压缸伸出、锁定和缩回;
第三输出联(3),其包括第三阀体(31)和设置于所述第三阀体(31)上的第三阀杆(32),所述第三阀体(31)和所述第三阀杆(32)配合能够控制双作用液压缸伸出和缩回;
所述第一阀体(11)、所述第二阀体(21)和所述第三阀体(31)之间均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11)上设置有第一阀杆腔(111)、第一油道(112)、第二油道(113)、第一工作油口(114)、第二工作油口(115)、第一进油口(116)和第一回油口(117),所述第一阀杆(12)设置于所述第一阀杆腔(111)内,所述第一阀杆(12)具有第一工作位、第二工作位和第三工作位;
所述第一阀杆(12)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一单向阀(13)与所述第二单向阀(14)均开启,所述第一阀杆(12)使所述第一进油口(116)经所述第一油道(112)、所述第一单向阀(13)与所述第一工作油口(114)连通,且所述第一回油口(117)经所述第二油道(113)、所述第二单向阀(14)与所述第二工作油口(115)连通;
所述第一阀杆(12)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时,所述第一单向阀(13)与所述第二单向阀(14)均开启,所述第一阀杆(12)使所述第一进油口(116)经所述第二油道(113)、所述第二单向阀(14)与所述第二工作油口(115)连通,且所述第一回油口(117)经所述第一油道(112)、所述第一单向阀(13)与所述第一工作油口(114)连通;
所述第一阀杆(12)位于第三工作位时,所述第一单向阀(13)与所述第二单向阀(14)均关闭,所述第一单向阀(13)封闭所述第一油道(112),所述第二单向阀(14)封闭所述第二油道(113),所述第一阀杆(12)使所述第一油道(112)和所述第二油道(113)均与所述第一回油口(117)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13)固设于所述第一阀体(11)的一侧,所述第二单向阀(14)固设于所述第一阀体(11)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单向阀(13)相对的位置,所述第一单向阀(13)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工作油口(114)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14)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二工作油口(115)连通;
所述第一输出联(1)还包括第一抵接杆(15),所述第一阀体(11)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13)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单向阀(14)的进油口的第一连通孔(118),所述第一抵接杆(15)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孔(118)内,所述第一抵接杆(15)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通孔(118)的孔壁密封连接的第一密封部;
所述第一油道(112)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阀杆腔(111),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连通孔(118)靠近所述第一单向阀(13)的一端,所述第二油道(113)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阀杆腔(111),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连通孔(118)靠近所述第二单向阀(14)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单向阀(13)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单向阀(14)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青州)传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青州)传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0659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化硅窑具再生粉碎装置
- 下一篇:移动式注水围油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