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坑施工用沉降监测点用便携打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806183.4 | 申请日: | 2021-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40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孙有光;杨正银;许俊峰;钱龙;王蒙蒙;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7/04;E21B3/02;E21B15/04;E21B41/00;E02D33/00;E02D17/02 |
| 代理公司: | 青岛利知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67 | 代理人: | 俞晨波 |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施工 沉降 监测 便携 打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施工用沉降监测点用便携打孔装置,包括调节杆和安装在调节杆一侧的钻头,所述调节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箱,所述调节杆的外出活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组横杆,所述横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的输出端安装有钻头,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的行走轮可方便装置进行移动,提高装置移动的便利性,采用的钻头能对地面进行钻孔,方便修建沉降监测点,提高装置使用的便利性,同时通过卡块能连接固定钻头,增加装置整体的长度使本装置可适应各种沉降监测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孔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基坑施工用沉降监测点用便携打孔装置,属于基坑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沉降观测点是指对被观测物体的高程变化所进行的测量中所使用的观测点,沉降观测点的施测精度应符合高程测量精度等级有关规定,未包括在水准线路上的观测点,应以所选定的测站高差中误差作为精度要求施测,在基坑使用的过程中会在地下进行埋管,但是地面被挖动,极易产生沉降塌方的问题,从而需要对管道部分位置修建沉降监测点,一般采用打孔的方式,现有的打孔一般采用电机与钻头的配合使用打孔或者专业的打孔设备,但是采用电机的打孔方式较为简单,无法很好的的对地面进行打孔,同时打孔深度较浅无法很好的对装置进行打孔,而专业的打孔设备较为复杂,体积较大同时需要较长时间的组装,造成打孔装置的使用效率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基坑施工用沉降监测点用便携打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坑施工用沉降监测点用便携打孔装置,包括调节杆和安装在调节杆一侧的钻头,所述调节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箱,所述调节杆的外出活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调节杆的内侧活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组横杆,所述横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的输出端安装有钻头。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正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调节杆的内侧安装有丝杆。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内侧通过安装块与丝杆连接,所述滑块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两个转轮。
优选的,所述钻头的顶部通过限位块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钻头的底部设置有卡块。
优选的,所述横杆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内侧通过弹簧安装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一侧通过固定块与连接块连接,所述活动套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震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液压箱的正面设置有散热箱,所述液压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泵。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底座底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液压支撑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基坑施工用沉降监测点用便携打孔装置,通过采用的行走轮可方便装置进行移动,提高装置移动的便利性,采用的钻头能对地面进行钻孔,方便修建沉降监测点,提高装置使用的便利性,同时通过卡块能连接固定钻头,增加装置整体的长度使本装置可适应各种沉降监测点,采用震动电机能对装置进行震动,提高装置钻孔效率,在底座的两侧设置有液压支撑杆能支持固定本装置,避免装置自行移动,而设置有液压箱能为装置提供液压动力,提高装置使用的便利性。
2、本实用新型一种基坑施工用沉降监测点用便携打孔装置,通过采用电机与钻头以及液压箱能对地面进行钻孔,不需要连接外界设备,同时相较于传统手拿式的钻孔设备钻孔效果更好,采用滑块可对电机的高度进行调节,提高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061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甲醇储罐呼吸尾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便于换冷却油且安全可靠的油浸式变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