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环保降噪消声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804762.5 | 申请日: | 2021-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01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穆永春;穆淮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利源电力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5/033 | 分类号: | F16L55/033 |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乐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30 | 代理人: | 周冬霞 |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消声器 | ||
一种节能环保降噪消声器,包括消声室、声汽管和消声管,属于消声除燥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声室包括筒体和底板,所述的筒体底部设有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设有声汽管,所述的消声室内设有一组消声管,所述的消声管包括管体、滤液分离器、螺旋管与排液管,所述的管体顶部设有排气孔,所述的管体内部设有滤液分离器,所述的滤液分离器上设有滤孔,所述的滤液分离器底部与螺旋管上部连通,所述的螺旋管底部与排液管上部连通。解决了除氧头排气口消声设备只能消声而不能节能环保的问题,主要用于除氧头除燥方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声除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环保降噪消声器。
背景技术
消声器是指对于同时具有噪声传播的气流管道,可以用附有吸声衬里的管道及弯头或利用截面积突然改变及其他声阻抗不连续的富安道等降噪器件,使管道内的噪声得到衰减或反射回去。前者称为阻性消声器,后者为抗性消声器,也有阻抗复合式的消声器。
除氧头筒体内接交换反应后会产生氧气和带有一部分蒸汽同时上升,从除氧头顶部的出口排出,除氧头内的进入的蒸汽为高压蒸汽,因此从除氧头出口流出的时候会产生蒸汽噪音,现有的安装在除氧头排气口处的消声设备往往只起到消声作用,而在而除氧头内的随氧气一起排出的蒸汽往往得不到很好的处理而也排出除氧头外,其蒸汽中夹杂的一些有害杂质也会随之排出,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使部分蒸汽外泄,造成蒸汽资源浪费,不够节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环保降噪消声器,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节能环保降噪消声器,包括消声室、声汽管和消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声室包括筒体和底板,所述的筒体底部设有底板,所述的底板所述的消声板上设有声汽管,除氧头内经过补给水与补给蒸汽热交换后,其除氧头内达到饱和温度进而氧气从补给水内分离出来,伴随着部分蒸汽和蒸汽产生的噪声经过声汽管进入消声室内,所述的消声室内设有一组消声管,进入消声室内的噪声一部分被消声室处理,大部分进入消声管内,被消声管处理,所述的消声管包括管体、滤液分离器、螺旋管与排液管,所述的管体顶部设有排气孔,进入消声管内的氧气经排气孔从消声室内排出,所述的管体内部设有滤液分离器,所述的滤液分离器上设有滤孔,蒸汽经滤孔进入滤液分离器,在滤液分离器内形成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螺旋管,所述的滤液分离器底部与螺旋管上部连通,经过螺旋管的凝结水再经过排液管,流回除氧头内,进行重复热交换利用,螺旋管可让水流减缓冲力,避免出现湍流的现象,使热交换不充分,效果差,所述的螺旋管底部与排液管上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的一种节能环保降噪消声器所有部件均为消声阻尼材料,可进行多重消声,使消声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除氧头内的氧气、蒸汽和蒸汽噪声经过声汽管进入消声室内的消声管,在消声的同时蒸汽和氧气进入滤孔,氧气经排气孔流出消声室外,排出除氧头我外,蒸汽在滤液分离器内形成蒸馏水流进螺旋管再流进排液管,然后返回除氧头内,解决了除氧头排气口消声设备只能消声而不能节能环保的问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工作安全,适用于除氧头除燥方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能环保降噪消声器剖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消声管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滤液分离器主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消声管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能环保降噪消声器主示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能环保降噪消声器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底板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1与除氧头安装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利源电力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利源电力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047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