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零部件生产用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03616.0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43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国;戴其耀;陈凯;刘袆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欣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B25H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汇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4 | 代理人: | 郭丹丹 |
地址: | 2000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部件 生产 固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零部件生产用固定结构,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顶部的两侧皆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靠近操作台的一侧安装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安装仓,所述第一安装仓内部的底部开设有T型槽,且T型槽的内部设置有T型块,所述T型块的顶部安装有夹持件,且夹持件的顶部固定有第一限位板。本实用新型通过T型块与T型槽的滑动连接,以及T型块的底部设置有弹性的挤压垫,使得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将夹持件上的T型块对准T型槽插入进行安装,或者根据实际需求直接从T型槽和第一安装仓的内部滑动出去更换,同时可以根据零部件的实际材质等情况精准控制夹持的预紧力大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部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部件生产用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中,目前大部分机械设备在生产时一般是生产其零部件,再通过零部件进行组装使用,在对零部件进行生产时,一般需要利用夹持机构对齐进行固定。
现有的零部件生产用固定结构在使用时,其一般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夹持部分对向移动从而完成对零部件的固定,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夹持部分一般与驱动部分通过螺杆等较为传统的方式进行安装,在进行更换时较为麻烦,同时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使用经验控制夹持时的预紧力大小,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零部件生产用固定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零部件生产用固定结构,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顶部的两侧皆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靠近操作台的一侧安装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安装仓,所述第一安装仓内部的底部开设有T型槽,且T型槽的内部设置有T型块,所述T型块的顶部安装有夹持件,且夹持件的顶部固定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安装仓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安装仓,所述第二安装仓的一侧贯穿有丝杆,且丝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二限位板。
优选地,所述操作台底部的四角位置处接固定有支撑脚,且支撑脚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
优选地,所述T型块的底部粘贴有挤压垫,且挤压垫为橡胶材质。
优选地,所述夹持件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块,且活动块与夹持件之间连接有弹簧。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仓的顶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部安装有透明观察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板与丝杆为螺纹连接,且第二限位板与第二安装仓组成相对滑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通过T型块与T型槽的滑动连接,以及T型块的底部设置有弹性的挤压垫,使得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将夹持件上的T型块对准T型槽插入进行安装,或者根据实际需求直接从T型槽和第一安装仓的内部滑动出去更换。
2、通过丝杆上设置有与之螺纹连接的第二限位板,以及第二限位板与第二安装仓的滑动连接,使得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丝杆调整第二限位板的位置,操作人员控制驱动机构进行夹持动作时,夹持件与活动块相互挤压至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接触时,此时夹持件与零部件之间的预警力到达额定范围,停止驱动机构的继续驱动即可,从而可以根据零部件的实际材质等情况精准控制夹持的预紧力大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零部件生产用固定结构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零部件生产用固定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零部件生产用固定结构的第一安装仓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欣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欣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036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蔬菜干制作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锂片的多柱冲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