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胶颗粒开发用验证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798600.5 | 申请日: | 2021-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65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陈静;张毅;蔡健德;李帅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伟锦磁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33/42;B29C45/27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冀海英 |
| 地址: | 20044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塑胶 颗粒 开发 验证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塑胶颗粒开发用验证模具,包括注塑模具本体,注塑模具本体包括定模仁以及动模仁,动模仁上设有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外凸部,定模仁上设有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内凹部,动模仁的两个外凸部与定模仁的两个内凹部围成两个型腔;且两个内凹部的的一半区域为光滑状的光滑部,另外一半区域为磨砂状的磨砂部,光滑部与磨砂部前后设置;且光滑部与磨砂部均设有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的条状突起;外凸部上设有嵌入条状突起的条状凹槽。本专利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塑胶颗粒开发的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具体是新材料开发用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对于塑胶颗粒材料注塑成型的要求愈来愈高。一方面大量的高光镜面、免喷涂市场应用,对材料成型外观要求零缺陷,另一方面下游注塑厂也趋向更短的成型周期和更小的浇口所带来的降本增效。
传统的材料开发依赖于常规的物性指标和试模样料,但始终缺乏反复模拟注塑端应用场景的手段,进而制约了定制出更好的相关材料特性。
目前缺乏一种适用于塑胶颗粒开发的注塑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塑胶颗粒开发用验证模具,以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塑胶颗粒开发用验证模具,包括注塑模具本体,所述注塑模具本体包括定模仁以及动模仁,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仁上设有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外凸部,所述定模仁上设有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内凹部,所述动模仁的两个外凸部与所述定模仁的两个内凹部围成两个型腔;
且两个内凹部的的一半区域为光滑状的光滑部,另外一半区域为磨砂状的磨砂部,所述光滑部与所述磨砂部前后设置;
且所述光滑部与所述磨砂部均设有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的条状突起;
所述动模仁上设有嵌入所述条状突起的条状凹槽。
本专利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塑胶颗粒开发的注塑模具。通过光滑部以及磨砂部在同一个产品上组合体现,便于后期对注塑后产物对光滑镜面与磨砂面的比较。可以明显对比表面问题,如表面缩印,气痕,银丝等问题。通过在定模仁以及动模仁上设有条状凹槽以及条状突起的组合,便于实现注塑后产品的曲面处强度的测试。便于对塑胶颗粒高温下的流动性的验证,进而获知塑胶颗粒是否适用于注塑弧形弯折薄壁产品。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条状凹槽的内壁呈柱面状,所述条状突起的外壁呈柱面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外凸部的棱角部开设有片状凹槽,所述外凸部上处于相邻的棱角部的片状凹槽的厚度不同。
片状凹槽用于作为注塑件的加强筋。便于实现对产品的加强筋的成型验证。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外凸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外凸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
所述外凸部的前侧以及后侧的片状凹槽的厚度为0.8mm;
所述外凸部的左侧以及右侧的片状凹槽的厚度为0.6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外凸部的四个角部开设有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通过两个联通槽与所述外凸部的外壁导通,两个联通槽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通过环状凹槽便于实现安装柱的注塑成型,后期用于验证安装螺丝是否会开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外凸部包括内外设置的外部以及内部,所述外部与所述内部之间设有回字形凹槽;
所述内部上开设有与所述回字形凹槽导通的流道,所述流道与回字形凹槽导通的端部为浇口;
两个外凸部的浇口分别为侧浇口以及潜浇口。
便于通过不同的浇口结构,获得不同浇口的产品,进行性能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伟锦磁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长伟锦磁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986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散光灯
- 下一篇:瓷砖生产的瓷砖表面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