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边坡支护用锚杆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797900.1 | 申请日: | 2021-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39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蒋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6;H05B6/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坤伦厚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7 | 代理人: | 洪锦 |
| 地址: | 6461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护 用锚杆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边坡支护用锚杆结构,包括锚杆杆体结构和位于锚杆杆体结构下端的钻头,其将注浆管作为锚杆结构的一部分,简化了施工工序;利用下入电磁波发生装置进行快速加热,缩短了锚杆锚固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和锚固效果,增加了锚杆对围岩的加固作用;利用热量将热熔性材料加热,以将注浆管及电磁波发生装置收回。利用泡沫水泥形成透水混凝土与透水加热材料一起,形成了两道透水结构,能够对边坡内的颗粒杂质等进行过滤,提高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支护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坡支护用锚杆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地质灾害不仅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其对我国的自然资源以及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研究地质灾害并进行治理,已成为水工环地质专业领域的主要研究工作方向。在灾害地质、城市工程地质方面,其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边坡基础、基坑进行调查、评估、鉴定,并进行治理方案设计、施工、监测等,工程措施一般包含抗滑桩、挡土墙、截排水沟、挂网喷浆、格构锚固、主动防护网、被动防滑网、土工格栅、注浆加固、清理破碎危岩等。锚杆支护技术在各类地质灾害问题中都起到了相当好的防护作用,作为边坡支护工程中的技术之一,因其在支护设计、施工中的可靠性、可行性和经济性,在现代的边坡支护中大量使用。
然而,现有的锚杆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例如,中国专利ZL201510157530.1公开了一种边坡自排水锚杆及施工方法,该锚杆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在中空锚管的外围包裹滤网,滤网为密目纱布或塑料网,防止土颗粒堵塞透水孔,注浆时,用注浆管进行分段注浆,而在注浆完成后,需要将吸水管穿过防护网中心孔进入中空锚管底端。以上边坡自排水锚杆在使用过程需要分别下入不同的管柱进行操作,工艺复杂,且所采用的的纱布或塑料网容易老化,影响使用寿命。又如,中国专利ZL202022134260.1公开了一种处理锚杆锚固段土体的微波装置,利用微波磁控管等构成的微波发生装置以及波导管等构成的微波传输装置进行微波的产生和传递,由此对锚固段土体进行加热,提高锚固段土体的强度,进而提升锚杆与锚固段土体的摩檫力并增加锚杆对围岩的加固作用;该微波装置在地面形成微波向下传递,存在能量损耗,且其只是利用对锚固段土体材料的加热作用,加热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边坡支护用锚杆结构,目的在于减少施工工艺,提高排水、锚固效果并提高锚杆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边坡支护用锚杆结构,包括锚杆杆体结构和位于锚杆杆体结构下端的钻头,其中,锚杆杆体结构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注浆管、热熔性材料、第一透水管、透水加热材料和第二透水管,其中,第一透水管和第二透水管上分别布置有第一透水孔和第二透水孔,其中的热熔性材料能够在加热至一定温度时融化并使得注浆管与第一透水管脱离。
作为优选的,透水加热材料包括透水混凝土材料,以及均匀分布设置在该透水混凝土材料中的碳化硅材料。
优选的,第一透水孔和第二透水孔间隔错位设置,即,第一透水孔和第二透水孔的轴线错位,相邻两个第一透水孔之间设置一个第二透水孔。
优选的,由施工工作面朝向钻头方向的轴向方向上,相邻第一透水孔之间的间距根据实际边坡含水情况而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使得边坡内含水越多的区域第一透水孔密度越大,而含水越少的区域第一透水孔密度越小,且第一透水孔的设置密度能够确保第一透水管满足施工要求的强度;同理,位于第二透水管的第二透水孔也采用相同的设置方式。
优选的,其中的钻头包括位于其内部的注浆通道和径向设置的注浆孔,在注浆通道中设置有单向阀结构,注浆孔位于单向阀结构的下部,单向阀结构用于防止所注浆液逆流;优选的,所注浆液为泡沫水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未经王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979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