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混凝土配料定时给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795306.9 | 申请日: | 2021-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05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猛;张栋;耿建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瑞特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C7/06 | 分类号: | B28C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混凝土 配料 定时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再生混凝土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配料定时给料装置,再生混凝土配料定时给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储料斗,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计量箱,所述计量箱的底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机架上转动设置有底座,所述计量箱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计量箱滑出底座的连接件,所述计量箱内设置有用于刷除计量箱内粘附的物料的清理刷,所述清理刷与计量箱内壁抵接,所述计量箱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清理刷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使底座转动的第二驱动件。本申请具有提高再生混凝土的配比精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再生混凝土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配料定时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搅拌生成新混凝土。
相关技术中,如公告号为CN209533834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配料机,包括配料机本体、储料斗、挡料板、液压缸、伸缩杆、隔板、振动装置、计重箱、电磁阀门、称重传感器、混合斗、电机、螺旋轴和PLC控制器,所述配料机本体一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设置有储料斗,配料的重量经称重传感器将重量数据反馈给PLC控制器,当配重达到配料比例重量,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液压缸将伸缩杆伸出,进而挡料板闭合,配料不再落下,通过电磁阀门的设置,控制配料的下落流量。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计重箱内的配料在电磁阀门开启流出后,会有部分物料残留粘附在计重箱的内壁上,使混凝土的配比出现较大的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再生混凝土的配比精度,提高再生混凝土的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配料定时给料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再生混凝土配料定时给料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再生混凝土配料定时给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储料斗,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计量箱,所述计量箱的底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机架上转动设置有底座,所述计量箱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计量箱滑出底座的连接件,所述计量箱内设置有用于刷除计量箱内粘附的物料的清理刷,所述清理刷与计量箱内壁抵接,所述计量箱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清理刷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使底座转动的第二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料斗将物料放出到计量箱中,通过称重传感器对计量箱进行称重,当配重达到配料比例重量,储料斗停止放出物料,通过第二驱动件驱使底座转动,底座带动计量箱转动,将物料倒出,连接件限制了计量箱从底座上滑脱,通过第二驱动件驱使清理刷转动,对计量箱内壁进行清理,将附着在计量箱内壁上的物料刷落倒出,最后通过第二驱动件转回底座,提高了再生混凝土的配比精度,以便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质量。
可选的,所述清理刷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刷体,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一体成型,所述刷体设置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靠近计量箱的一侧,所述刷体与计量箱内壁抵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长度方向与计量箱的高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长度方向与计量箱的底壁所在平面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上的刷体分别对计量箱的侧壁和底壁进行清理,以便于提高清理刷的清理效果,增加称重的精准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设置在计量箱外侧壁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计量箱的外侧壁上转动连接有齿环,所述齿环与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在齿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环转动,齿环带动清理刷围绕计量箱转动,以便于对计量箱的清理。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计量箱上的限位环,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环卡接在限位槽内,所述限位环靠近称重传感器的一侧与限位槽之间具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瑞特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瑞特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953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