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木材加工用砂光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788643.5 | 申请日: | 2021-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59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姚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有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7/28 | 分类号: | B24B7/28;B24B55/06;B24B55/12;B24B47/22;B24B41/02;B24B47/1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年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54 | 代理人: | 吴小波 |
| 地址: | 366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木材 工用 砂光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的木材加工用砂光机,包括外壳,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吸风机、吸尘管、集尘管、连接管和粉尘收集箱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将木材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吸收存储,通过第一单槽轮、第二单槽轮、皮带、蜗杆、蜗轮、搅拌轴和若干个搅拌叶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对收集槽内腔堆积的粉尘进行均匀摊开,从而避免收集槽内腔局部区域粉尘堆积过多,避免了工作人员重复对收集槽中的粉尘进行清理,通过凸轮、第三转杆、驱动齿轮、齿条和液压缸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对加工台高度的调节,从而对木材与磨砂辊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便于磨砂辊对不同厚度的木材进行打磨,提高打磨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木材加工用砂光机。
背景技术
砂光顾名思义,是压光的板子为了得到一个更容易粘贴饰面材料用砂光机砂光加工得到的板子,砂光是使板材表面光滑同时增加了表面的强度,厚度均匀一致,适合各种贴面工艺,适合各种标准结构件,便于装修和制作家具,在进行木材加工时同样需要使用到砂光机对木材表面进行打磨。
现有的木材加工用砂光机,缺少除尘机构,使得在对木材打磨时产生的粉尘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同时会产生环境污染,并且产生的粉尘废屑和粉尘堆积在收集装置内,会出现局部区域堆积过量,从而溢出,因此需要工作人员重复对收集装置中的粉尘和废屑进行清理,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现有的砂光机不能根据木材的厚度来调节木材进磨砂辊之间的距离,从而影响打磨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木材加工用砂光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效的木材加工用砂光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靠近顶部处设有两个磨砂辊,且两个所述磨砂辊为前后设置,所述外壳内腔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轴承,且两个所述第一轴承为前后设置,位于后侧的所述磨砂辊内腔贯穿设有第一转杆,且所述第一转杆的左右两端分别插接在相邻的第一轴承内腔,所述外壳的左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支架,且所述支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位于前侧的所述磨砂辊内腔贯穿设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右端插接在相邻第一轴承内腔,且所述第二转杆的左端贯穿相邻第一轴承内腔,并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上靠近左端处均套设有转动齿轮,且两个所述转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外壳的内腔顶部设有除尘机构,所述外壳的内腔靠近中间位置处设有加工台,且所述加工台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外壳内腔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且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的第一滑槽内腔,所述加工台上开设有若干个漏孔,所述加工台的底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外壳的内腔后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的底部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收集槽的内腔设有转动机构,所述收集槽的底部贴合设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有卡接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吸风机,且所述吸风机固定连接在外壳的顶部靠近中间位置处,所述吸风机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吸尘管,且所述吸尘管远离吸风机的一端贯穿外壳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集尘罩,所述吸风机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外壳的右侧顶部处固定连接有粉尘收集箱,且所述连接管远离吸风机的一端贯穿粉尘收集箱的顶部,并延伸至粉尘收集箱的内腔。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凸轮,且两个所述凸轮分别位于加工台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两个所述凸轮上靠近顶部处共同贯穿设有第三转杆,所述外壳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三转杆的左端插接在相邻第二轴承内腔,且所述第三转杆的右端贯穿相邻第二轴承内腔,并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后侧啮合有齿条,所述外壳的右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且所述液压缸的动力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齿条的顶端与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有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有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88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缩机安装底板、卧式压缩机及车载空调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流剂画圈治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