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瓦斯抽放泵站循环水池的水质净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786063.2 | 申请日: | 2021-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36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义;姚明柱;牛志明;徐凯;杜依陶;杨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03/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维赛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7 | 代理人: | 刘春 |
| 地址: | 71540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瓦斯 泵站 循环 水池 水质 净化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瓦斯抽放泵站循环水池的水质净化系统,瓦斯抽放泵站的循环水池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瓦斯抽放泵的排水管相连通,系统包括:沉积框,为顶部开口的壳体,分隔板,竖向设置,其下端与沉积框的底部固定连接,其两侧与沉积框的内壁固定连接,分隔板将沉积框分隔为进水池和出水池,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进水池的上方,分隔板的下部开设有水平设置的流通槽,流通槽用于进水池内的废水流入出水池内,进水池用于盛放待沉淀的废水,出水池用于经过沉淀的水从进水池内经过流通槽流入,然后再次沉淀后从出水池的顶部开口涌出;使用本实用新型后先通过絮凝管将大颗粒的杂质排放,然后利用沉积框收集沉淀物,大大节省了水利资源和劳动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瓦斯抽放泵站循环水池的水质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瓦斯抽放站抽本煤层瓦斯的同时也将工作面钻孔中的煤粉和抽放管路中的锈水杂质同时抽上来,这样就严重影响瓦斯抽放泵的工作液和冷却水的水质,而瓦斯抽放泵的循环水池用来接收抽上来的冷却水,由于这些水中存在大量的杂质和悬浮物,因此在循环水池的底部容易产生沉积,在现有技术中必须对循环水池的底部定时进行处理,在清洗循环水池时需要将循环水池内的水全部抽空,然后再对其底部的沉淀物进行清除,操作非常麻烦,需要在停工的情况下进行清除,严重影响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瓦斯抽放泵站循环水池的水质净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循环水池清洗频繁、需停工清洗且清洗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瓦斯抽放泵站循环水池的水质净化系统,瓦斯抽放泵站的循环水池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瓦斯抽放泵的排水管相连通,
系统包括:
沉积框,位于循环水池内,为顶部开口的壳体,
分隔板,竖向设置,其下端与沉积框的底部固定连接,其两侧与沉积框的内壁固定连接,分隔板将沉积框分隔为进水池和出水池,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进水池的上方,分隔板的下部开设有水平设置的流通槽,流通槽用于进水池内的废水流入出水池内,进水池用于盛放待沉淀的废水,出水池用于经过沉淀的水从进水池内经过流通槽流入,然后再次沉淀后从出水池的顶部开口涌出;
出水槽,为U形,其开口向上,倾斜设置,且位于出水池的顶部,其一端与分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伸出沉积框外,出水槽的走向与分隔板的走向相互垂直,其底部开设有溢水孔,溢水孔用于进入出水池内的水从溢水孔溢出至出水槽内,并通过出水槽流入循环水池内。
进一步地,出水池的侧壁靠上的部位开设有多个出水孔,出水孔用于出水池内的水向循环水池流出;多个出水孔环绕出水池的外壁均匀开设,多个出水孔排列为三排,且各出水孔的高度高于循环水池中的水位。
进一步地,流通槽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挡水条,多个挡水条呈百叶窗形设置,多个挡水条用于阻挡出水池的水进入进水池。
进一步地,出水槽较高的一端与分隔板固定连接,较低的一端位于出水池的外侧,出水槽较低的一端搭在出水池的顶部。
进一步地,出水槽的溢水孔的高度高于出水孔的高度。
进一步地,在出水池和进水池的外壁上还分别固定连接有拉环,拉环用于外部杆伸入拉动整个沉积框。
进一步地,流通槽开设在分隔板的中部偏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絮凝管,其入口与进水管相连通,其出口处设置有堵头,絮凝管用于将进水管内的较大的杂质沉淀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后先通过絮凝管将大颗粒的杂质排放,然后利用沉积框收集沉淀物,大大节省了水利资源和劳动力;无须将循环水池抽干再清洗池底部,保障了瓦斯抽放的效果,保障安全生产;并且极大地改善了水质,由原来的黑红水质变为蓝清水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860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