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字化茶叶揉捻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84616.0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51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徐杰;林美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牛蔚然;李文屿 |
地址: | 3543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化 茶叶 揉捻机 | ||
提供一种可实现揉捻时间、揉捻速度和揉捻压力的数字化控制的数字化茶叶揉捻机,包括揉捻盘、揉捻桶、揉盖组件、电机组、曲臂回旋机构、底座以及电路控制箱,揉捻盘设置于底座上,揉捻桶经由曲臂回旋机构连接于底座,揉盖组件包括与电机组中的第一电机的第一输出轴连接的丝杠和经由横臂连接于丝杠的加压盖,加压盖以对所述揉捻桶施加压力的方式设置,在加压盖与横臂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曲臂回旋机构中的一组旋臂连接轴经由传动机构连接于电机组的第二电机的第二输出轴,从而通过电机组驱动曲臂回旋机构的旋臂回旋而带动揉捻桶相对于揉捻盘旋转运动,电路控制箱包括控制部和显示部,电机组和压力传感器经由布线而与控制部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控制的数字化茶叶揉捻机。
背景技术
我国茶叶加工技术处于半手工、半机械化的作坊生产,茶叶机械更新换代慢,茶叶加工工人依靠经验进行操作,茶叶品质没有保证,部分茶叶加工地区产能低,茶机的智能化水平不足,机械的工序不配套,茶产业的效益也比较低下,因此茶叶加工智能化的研发是现代化的根本所在。
在制茶工序中,揉捻是茶叶初制的一道塑性工序,主要是通过搓揉使其成型,使茶叶的条索变得美观,并对内质改善也有所影响。揉捻是茶产品加工过程中极为重要工序。目前国内茶叶揉捻机存在自动化程度较低,仍处于半手工、半机械化状态,适应性较差,揉捻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研制智能化的茶叶揉捻机对制茶设备的机械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揉捻工序中自动化程度低、适应性差、揉捻质量不高等问题,提供一种可实现揉捻时间、揉捻速度和揉捻压力的数字化控制,可提高茶叶产能,省时减工,并进一步提升茶叶总体品质的数字化茶叶揉捻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的数字化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揉捻盘、揉捻桶、揉盖组件、电机组、曲臂回旋机构、底座以及电路控制箱,所述揉捻盘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揉捻桶经由所述曲臂回旋机构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揉盖组件包括与所述电机组中的第一电机的第一输出轴连接的丝杠和经由横臂连接于所述丝杠的加压盖,所述加压盖以对所述揉捻桶施加压力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加压盖与所述横臂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曲臂回旋机构中的一组旋臂连接轴经由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电机组的第二电机的第二输出轴,从而通过所述电机组驱动所述曲臂回旋机构的旋臂回旋而带动所述揉捻桶相对于所述揉捻盘旋转运动,所述电路控制箱包括控制部和显示部,所述电机组和所述压力传感器经由布线而与所述电路控制箱中的所述控制部电连接,在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数字化茶叶揉捻机运行的各个数据,所述控制部根据用户对所述显示部的指示操作而对所述数字化茶叶揉捻机的动作进行控制。
上述的数字化茶叶揉捻机中,优选是,所述横臂上设有弹簧装置。
上述的数字化茶叶揉捻机中,优选是,所述横臂的连接丝杠的一端为螺母结构。
上述的数字化茶叶揉捻机中,优选是,在所述揉捻盘的中央部设有下料盘,在所述揉捻盘和所述下料盘的下方支承连接有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控制箱而受驱动控制的短电动推杆和长电动推杆,所述短电动推杆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延伸,所述长电动推杆能够在相对于水平方向垂直的竖直方向上移动延伸,所述长电动推杆的延伸端经由连杆而连接于所述下料盘的中心轴,所述短电动推杆的延伸端连接于用于顶住所述下料盘的门栓。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数字化茶叶揉捻机,可通过控制触摸数字化显示屏,除了达到控制揉捻强度的目的,还可以调控揉捻时间和揉捻速度,使得茶叶产能提高,工人双手解放,并进一步提升茶叶总体品质。可以通过在触摸显示面板中设置揉捻高度、时间等参数,来调节加压盖的施压大小,实现揉捻时间、揉捻速度和揉捻压力的任意控制。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数字化茶叶揉捻机,通过在加压盖的横臂上设有弹簧装置,即,在横臂和压力传感器之间增加平衡弹簧以减少加压盖重力对揉捻压力的影响,从而平衡加压盖重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846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仪表板横梁前端与车身之间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废钢的自动料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