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超声和电刀功能的发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781154.7 | 申请日: | 2021-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54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夏中贤;刘柯;袁小鹤;刘振中;骆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以诺康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B18/14;A61B18/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陆明耀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超声 功能 发生器 | ||
1.集成超声和电刀功能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固设于其内部的内模组,所述内模组包括电器模组(2)和电源组件(3),所述电器模组(2)内容置有一组集成有超声发生器模块和电外科/射频发生器模块的电路板(4),所述电源组件(3)内容置有电源模块(5),所述外壳(1)的前端面上设置有一控制界面(8)、一组围绕所述控制界面(8)设置的器械接口和电源开关(501),所述器械接口包括超声手术器械接口和电外科手术器械接口,以同时或分别接入连通所述超声发生器模块和电外科/射频发生器模块,所述超声发生器模块用于产生第一驱动信号以驱动超声手术器械,所述电外科/射频发生器模块用于产生第二驱动信号以驱动电外科手术器械,所述控制界面(8)控制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超声和电刀功能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相互通过螺栓锁紧连接的前面板(101)、上壳体(102)、下壳体(103)和后面板(104),所述前面板(101)、上壳体(102)、下壳体(103)和后面板(104)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有相卡接的卡槽(105),所述卡槽(105)内均设置有密封条(9)使得所述前面板(101)、上壳体(102)、下壳体(103)和后面板(104)之间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超声和电刀功能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前端面为所述前面板(101),且所述前面板(101)相对所述后面板(104)倾斜设置,且所述前面板(101)的倾斜角为10°-20°;所述后面板(104)竖直设置,且所述上壳体(102)的尾端延伸有一遮挡所述后面板(104)的凸部(10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超声和电刀功能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模组(2)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壳体(201)、第二壳体(202)、第三壳体(203)和第四壳体(204),所述第一壳体(201)、第二壳体(202)、第三壳体(203)和第四壳体(204)的上下侧边两两卡接形成三个容置腔,每个所述容置腔内都设置有一所述电路板(4),所述第四壳体(204)的底部与所述外壳(1)的下表面固接,所述第一壳体(201)、第二壳体(202)、第三壳体(203)和第四壳体(204)的同一侧插设有一限位侧板(205),所述限位侧板(205)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壳体(201)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超声和电刀功能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01)、第二壳体(202)、和第三壳体(203)的底面均设置有一组与所述电路板(4)相匹配的支撑柱(207),所述第二壳体(202)、第三壳体(203)和第四壳体(204)的表面设置有一组与所述电路板(4)固接的定位柱(20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超声和电刀功能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模组(2)和电源组件(3)均由发泡材料制成,所述电源组件(3)竖直固设于所述电器模组(2)的一侧,且所述前面板(101)、上壳体(102)、下壳体(103)和后面板(104)分别与所述电器模组(2)或高压电源组件(3)的上、下表面和/或前、后表面过盈配合,以将所述内模组限定于所述外壳(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超声和电刀功能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的前端、第三壳体(203)和第四壳体(204)的前端均形成有一散热通道(209),所述前面板(101)的底部设有一组与所述散热通道(209)连通的散热孔,所述下壳体(103)的底部设置有一组脚垫(106)使其底部悬空;所述后面板(104)上也设置有一组与所述散热通道(209)连通的散热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超声和电刀功能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5)包括高压电源(503)和低压电源(502),所述高压电源(503)容置于所述电源组件(3)内,所述低压电源(502)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203)和第四壳体(204)之间的容置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以诺康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以诺康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8115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制造智能护理机外壳的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制造手柄筒的注塑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