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用消毒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778330.1 | 申请日: | 2021-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36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周宏;李丽;朱超伟;徐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井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 |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 地址: | 236800 安徽省亳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消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污水处理用消毒装置,包括反应池,所述反应池下方连接设有紫外消杀机构,所述反应池内设有第一过滤组件,所述紫外消杀机构的下方连接设有第二过滤组件;所述紫外消杀机构包括并列设置的若干消杀通道,所述消杀通道的一端设有连接分流管道,所述分流管道连通所述反应池和每一个消杀通道,所述消杀通道的内部设有紫外灯管,所述消杀通道的另一端设有合流管道,所述合流管道连接所述消杀通道和第二过滤组件。本实用新型采用连续消毒,分次过滤的方式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污水处理用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消毒剂杀灭生活污水或某些工业废水中有害的病原微生物的水处理过程。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孢囊等,经传统的二级生化处理后,仅能去除90%左右的大肠菌,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在二级生化处理后还要对污(废)水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在排放至受纳水体或作为他用。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消毒剂、臭氧或者紫外照射的方式来进行消毒,但是都存在消毒不均匀的情况,且产生的杂质容易堵塞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消毒装置,采用连续消毒,分次过滤的方式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效果更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处理用消毒装置,包括反应池,所述反应池下方连接设有紫外消杀机构,所述反应池内设有第一过滤组件,所述紫外消杀机构的下方连接设有第二过滤组件;所述紫外消杀机构包括并列设置的若干消杀通道,所述消杀通道的一端设有连接分流管道,所述分流管道连通所述反应池和每一个消杀通道,所述消杀通道的内部设有紫外灯管,所述消杀通道的另一端设有合流管道,所述合流管道连接所述消杀通道和第二过滤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池的上方设有消毒剂投放器,所述反应池内设有搅拌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边缘设有半环形管槽,所述过滤网上设有提拉绳,所述提拉绳与所述反应池的池口可拆卸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呈半球状,所述半环形管槽的内环槽壁与所述过滤网的边缘一体成型连接,所述半环形管槽的外环槽壁与所述反应池的内壁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与所述合流管道可拆卸套接的连接管件,所述连接管件内依次设有卵石过滤层、细砂过滤层和水滤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实际使用情景中,将经过前期处理的污水通入反应池内,加入消毒剂进行消毒反应,反应完成后通过第一过滤组件进行第一次过滤后输送到紫外消杀机构进行二次消杀,在紫外消杀阶段,先将完成第一次消杀过滤的水分流通入各个消杀通道中,开启紫外灯管开始紫外照射消毒,完成消毒后由第二过滤组件再次过滤后排放。本装置采用连续消毒,分次过滤的方式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反应池;11-消毒剂投放器;12-搅拌器;2-紫外消杀机构;21-消杀通道;22-分流管道;23-紫外灯管;24-合流管道;33-第一过滤组件;31-过滤网;32-半环形管槽;33-提拉绳;4-第二过滤组件;41-连接管件;42-卵石过滤层;433-细砂过滤层;44-水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井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井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783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