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78106.2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81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许立阳;王艳波;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梁晓婷 |
地址: | 0370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极板 双面 密封 气密性 检测 系统 | ||
1.一种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下工装(100)、传送装置(200)、上工装(300)、驱动机构(400)以及测漏仪;
所述下工装(1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下工装(100)均用于铺设并固定下密封圈,并用于铺设与下密封圈位置对应的双极板;所述传送装置(200)用于将多个所述下工装(100)依次传送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上工装(300)活动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200)的上方,所述上工装(300)用于铺设并固定上密封圈;所述驱动机构(400)与所述上工装(300)连接,所述驱动机构(400)用于驱动所述上工装(300)翻转并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以将所述上工装(300)上的上密封圈对应压合到位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的所述下工装(100)上的双极板上;所述测漏仪用于在所述上工装(300)位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的情况下对双极板的气密性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工装(100)包括下移动板(110)以及下密封圈铺设板;所述下移动板(110)用于与所述传送装置(200)匹配,并由所述传送装置(200)传送到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下密封圈铺设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下移动板(110)上,所述下密封圈铺设板用于铺设并固定下密封圈,并用于铺设与下密封圈位置对应的双极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工装(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下移动板(110)的第一电磁装置(111)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密封圈铺设板的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电磁装置(111)用于在断电的情况下获得磁力,以将所述下密封圈铺设板吸附于所述下移动板(110)上,或所述第一电磁装置(111)用于在通电的情况下失去磁力,以使所述下密封圈铺设板能够与所述下移动板(110)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密封圈铺设板设置有与下密封圈的轮廓匹配的下铺设凹槽,所述下铺设凹槽用于容置下密封圈并对下密封圈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工装(300)包括上移动板(310)以及上密封圈铺设板(320);所述上密封圈铺设板(320)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上移动板(310)上,所述上密封圈铺设板(320)用于铺设并固定上密封圈;所述驱动机构(400)与所述上移动板(310)连接,以驱动所述上移动板(310)以及所述上密封圈铺设板(320)同步移动到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以将所述上密封圈铺设板(320)上的上密封圈对应压合到位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的所述下工装(100)上的双极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工装(3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移动板(310)的第二电磁装置(311)以及设置于所述上密封圈铺设板(320)的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电磁装置(311)用于在断电的情况下获得磁力,并将所述上密封圈铺设板(320)吸附于所述上移动板(310)上,或所述第二电磁装置(311)用于在通电的情况下失去磁力,以使所述上密封圈铺设板(320)能够与所述上移动板(310)脱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密封圈铺设板(320)设置有真空腔(321)以及与所述真空腔(321)连通的真空吸附孔(331),所述真空吸附孔(331)用于在所述真空腔(321)抽真空的情况下对上密封圈进行负压吸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密封圈铺设工装设置有与上密封圈的轮廓匹配的上铺设凹槽(330),所述上铺设凹槽(330)用于容置上密封圈并对上密封圈进行限位;所述真空吸附孔(33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真空吸附孔(331)间隔设置于所述上铺设凹槽(330)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同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781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胞悬液过筛自动装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抽屉式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