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炉膛炉辊更换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774847.3 | 申请日: | 2021-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03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冯磊;杨玉龙;陈生学;康逢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7/06 | 分类号: | B66F7/06;B66F7/28 |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代理有限公司 62100 | 代理人: | 赵红红 |
| 地址: | 7351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炉膛 更换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炉膛炉辊更换支架,包括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上支撑架顶部纵向设有炉辊托架,上支撑架底部纵向两侧固接第一安装板,下支撑架顶部纵向两侧设有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之间设有第一旋转轴,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第二旋转轴,第一和第二旋转轴上设有第一铰接架;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之间横向两端设有调节架;调节架包括固设于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上的支撑座,两个支撑座之间设有呈四边形的第二铰接架,第二铰接架铰接处贯穿设置丝杆,丝杆上第二铰接架铰接处外侧设有紧固螺母;下支撑架底部设有可制动小轮。采用本实用新型后炉辊更换效率大大提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检修效率,适用于大批量的炉辊更换检修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具体是一种可调节炉膛炉辊更换支架。
背景技术
炉膛内支撑炉辊的现有支架为散装组合件,使用时,将支架散件分批拿进炉膛后,根据需要更换的炉辊所在位置,在其下方处组装支架散件。组装完毕后,通过调整支腿底部的螺杆(螺母),来调节支架支腿的高度,当支架高度足够托稳辊子并且和炉膛外操作侧推拉辊子的支架高度相同时,即可开始拆除辊子。但是通过实际现场的检修操作过程来看,这样的检修操作效率低下,一方面支腿底部的螺栓(螺母)调节费时,另一方面支架一旦组装起来,当需要更换其它炉辊时,由于炉膛为有限空间,高度仅约800mm,且地面崎岖坎坷,坑洼不平。移至新的更换点时,四人一起移动支架都相当困难。且新炉辊安装对轴时,现有支架上并列的两个小辊道互相制约,相邻的炉辊由于外界因素影响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又需木方和撬棍撬动对轴时可能会互相锁死。因此,对于大批量的炉辊更换,这种支架在检修过程中显然费力耗时,事倍功半,不利于炉辊检修工作的有效开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炉辊更换支架存在的使用、移动不便,造成炉辊检修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炉膛炉辊更换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调节炉膛炉辊更换支架,包括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顶部纵向设有炉辊托架,上支撑架底部纵向两侧固接第一安装板,下支撑架顶部纵向两侧与第一安装板相对的位置上设有第二安装板,两个第一安装板之间设有一对第一旋转轴,两个第二安装板之间与第一旋转轴相对的位置上设有一对第二旋转轴,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上设有第一铰接架;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之间横向两端设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包括固设于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上的支撑座,两个支撑座之间设有呈四边形的第二铰接架,第二铰接架铰接处贯穿设置正反牙双向丝杆,正反牙双向丝杆上第二铰接架铰接处外侧设有两个紧固螺母;正反牙双向丝杆上左右旋丝螺纹螺距和头数都相等,一半为左旋螺牙,一半为右旋螺牙,由于丝杆有左旋有右旋,对于右旋丝杆,丝杆轴推动螺母前进的旋向刚好和左旋丝杆相反;丝杆旋转时,左旋螺纹段的螺母向前运动时,右旋螺纹段的螺母就会以同样的速度向后运动,即实现了丝杆旋转两个螺母互相靠近(或远离),丝杆反过来转即互相远离(或靠近);通过调节丝杆控制机架升降获得合适的高度;所述下支撑架底部设有可制动小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炉辊托架呈M型,炉辊与M型炉辊托架顶部凹槽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M型炉辊托架顶部凹槽上设有防滑垫。
进一步地,所述炉辊托架至少为2个。
与现有炉辊更换支架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轻便,可组装后带入炉膛,置于需更换的炉辊处,锁紧小轮,通过旋转丝杆上的紧固螺母调节支架至适宜高度后进行炉辊置换。换完后,打开小轮锁紧装置,推至下一需更换的炉辊处,重复前述操作完成炉辊更换。采用本实用新型后炉辊更换效率大大提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缩短了炉辊检修时间,提高了检修效率,适用于大批量的炉辊更换检修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炉膛炉辊更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调节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748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