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查举证无人机机体防护装置及其防护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774221.2 | 申请日: | 2021-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35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汪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继伟 |
| 主分类号: | B64D17/80 | 分类号: | B64D17/80;B64C25/62;B64C3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查 举证 无人机 机体 防护 装置 及其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调查举证无人机机体防护装置及其防护机构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所述机体防护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端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机体的顶端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同步板。该调查举证无人机机体防护装置,通过设置防护机构,当使用者在遥控器的观察屏上察觉到异样时,通过电动推杆一带动同步板向上移动,同步板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同步齿轮会带动伸缩柱进行转动,伸缩柱在上升的过程中由收纳状态变为张开状态,折叠降落伞随之被撑开,在气流的作用下,折叠降落伞会进一步撑开,伸缩柱也会同步伸缩,从而保证折叠降落伞能够张开至最大状态,从而保证降落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调查举证无人机机体防护装置及其防护机构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对国土资源进行外业调查举证时,经常用到无人机在高空或半高空进行摄影。如果拍摄过程中遭遇极端天气或信号干扰,有可能出现无人机失去动力而坠落,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数据丢失。避免无人机坠落损毁,保护拍摄数据是外业调查举证无人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目前,已经有一种专门应用于无人机的防护降落伞,能够在无人机坠落时打开,降低无人机的坠落速度,有效防止无人机损毁,同时起到保护拍摄数据的作用。然而,传统的防护降落伞通过气流张开,这种张开方式用时较长,如果无人家从半高空坠落,防护降落伞容易打不开,起不到防护作用,因此传统防护降落伞具有一定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调查举证无人机机体防护装置及其防护机构,具备防护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防护效果一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调查举证无人机机体防护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端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机体的顶端设置有防护机构;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板和弹簧柱,所述的缓冲板设置于机体底端,所述缓冲板的顶端四周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柱,所述弹簧柱的另一端与机体固定连接;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壳体、同步板、电动推杆一、伸缩柱、同步轴、同步齿轮、同步齿条和折叠降落伞,所述防护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同步板,所述同步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一,所述电动推杆一的底端与防护壳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同步板的顶端四周均转动安装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同步轴,所述同步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同步齿轮,所述同步齿轮的侧面啮合连接有同步齿条,所述同步齿条与防护壳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柱之间设置有折叠降落伞。
优选的,所述防护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开合盖,所述开合盖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配合齿轮,所述配合齿轮的另一侧啮合连接有配合齿条,所述配合齿轮的正面设置有电动推杆二,所述电动推杆二的一端与开合盖铰接,所述电动推杆二的另一端与防护壳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一的两侧均设置有稳定伸缩杆,所述稳定伸缩杆的一端与同步板固定连接,所述稳定伸缩杆的另一端与防护壳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的顶端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机体铰接,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铰接有滑动座。
优选的,所述滑动座的另一端与缓冲板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板与滑动座接触处开设有相适配的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继伟,未经汪继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742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座椅靠背的解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送餐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