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注射笔的笔帽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769533.4 | 申请日: | 2021-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34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许云初;王少锋;吴军美;费正兴;李汉忠;何艳;章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德尔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5/20 | 分类号: | A61M5/20;A61M5/32 |
| 代理公司: | 常州至善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9 | 代理人: | 朱丽莎 |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注射 笔帽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注射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注射笔的笔帽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电子注射笔前端的隐针外壳,还包括隐针后筒、隐针前筒和弹性件,隐针后筒沿隐针外壳轴向固定连接在隐针外壳的前端,隐针前筒活动设置在隐针后筒的前端,隐针前筒沿轴向插接进隐针后筒的前端并沿隐针后筒的轴向滑动,弹性件沿隐针后筒的轴向设置在隐针后筒内,弹性件的一端与隐针前筒的后端相抵触,另一端与隐针外壳的前端相抵触。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注射笔的笔帽组件,注射前后,都可以实现将针头隐藏在笔帽组件内,可以避免病人产生心理压力,同时也可以对针头起到保护作用,减小针头被损坏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注射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注射笔的笔帽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临床上的一些特殊病人,比如糖尿病患者、肝炎患者等,需要经常在不同场合自己进行注射胰岛素、干扰素、生长素、疫苗等,在对病人进行药物注射时,通常使用电子注射笔对病人进行药物注射。
现有的电子注射笔上的注射针都采用直接进针,针头裸露在外面,在对病人进行注射时,病人看到注射针时会容易引起病人产生恐惧感,造成心理压力;并且由于针头裸露在外,没有任何保护装置,针头容易被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头裸露在外面,在对病人进行注射时,病人看到注射针时会容易引起病人产生恐惧感,造成心理压力,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注射笔的笔帽组件,注射前后,都可以实现将针头隐藏在笔帽组件内,可以避免病人产生心理压力,同时也可以对针头起到保护作用,减小针头被损坏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注射笔的笔帽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电子注射笔前端的隐针外壳,所述隐针外壳限定是两端为开口的筒状结构,还包括隐针后筒,所述隐针后筒沿隐针外壳轴向固定连接在隐针外壳的前端,所述隐针后筒轴向的两端为开口;
隐针前筒,所述隐针前筒活动设置在隐针后筒的前端,所述隐针前筒轴向的两端为开口,所述隐针前筒沿轴向插接进所述隐针后筒的前端,所述隐针前筒在隐针后筒的前端沿隐针后筒的轴向滑动;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沿隐针后筒的轴向设置在隐针后筒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隐针前筒的后端相抵触,另一端与隐针外壳的前端相抵触。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注射笔的笔帽组件,在注射前,注射笔的针头隐藏在隐针前筒内,当注射时,隐针前筒受压力会沿隐针后筒轴向远离注射针端运动,注射针头扎进皮肤,然后进行注射,当注射完成后,针头从皮肤中拔出,隐针前筒不受外力,然后在弹性件的回复力作用下,隐针前筒沿隐针后筒轴向靠近注射针端运动,从而将注射针头罩住,从而可以避免病人产生心理压力,同时也可以对针头起到保护作用,减小针头被损坏的可能性。
进一步,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沿隐针后筒的轴向设置在隐针后筒内,所述弹簧轴向的一端与隐针前筒的后端面相抵触,另一端与隐针外壳的前端面相抵触。弹簧便于安装在隐针后筒内,弹簧受力被压缩,便于隐针前筒在隐针后筒内滑动,隐针前筒不受外力作用时,在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隐针前筒沿隐针后筒轴向靠近注射针端运动,弹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并且不易被损坏。
进一步,所述隐针前筒的后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凸台,第一环形凸台与隐针前筒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内径与隐针前筒的内径相一致;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外径与弹簧的内径相近,以适宜弹簧套入为宜;所述弹簧的前端套设在所述第一环形凸台上并与隐针前筒的后端面相抵触。第一环形凸台便于将弹簧安装在隐针前筒的后端。
进一步,所述隐针外壳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安装板,所述环形安装板设置在隐针外壳内并且与隐针外壳同轴设置;所述环形安装板的前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凸台,所述第二环形凸台与隐针外壳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外径与弹簧的内径相近,以适宜弹簧套入为宜,所述弹簧的后端套设在所述第二环形凸台上并与环形安装板的前端面相抵触。第二环形凸台便于将弹簧安装在隐针外壳的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德尔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德尔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695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铁区间疏散平台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瓷砖生产用切边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