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电线路山地混凝土基础养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768270.5 | 申请日: | 2021-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11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戴劲松;王力;徐维灿;刘牧林;姚志臻;王接林;刘胜强;陈力涛;周伯尧;李勇;李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南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24 | 分类号: | E04G21/24;C04B40/02 |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邓淑红 |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山地 混凝土 基础 养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山地混凝土基础养护装置,包括储水装置和其连接的送水管路,送水管路上连接有流量调节阀。储水装置采用软质储水袋,送水管路上设置带调节阀的分水器。可利用基础浇筑工序中的动力水泵提前注水,将定期浇水改为巡视即可,降低人力成本。基础浇筑完成后,将储水装置放置于高于基础上端面一定高度的合适地面上,将送水管路的各支管末端的海绵类吸水块分别置于养护基础上表面,调节好各支管末端的出水处于微滴状态,最后采用塑料薄膜将整个基础顶部及螺杆包裹,支管的出水经海绵类吸水块渗透至基础表面,保证整个基础保持持续湿润状态。微滴条件下一次储水可满足持续保持混凝土水化反应所需的湿润环境,养护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线路山地混凝土基础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养护是人为造成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使刚浇筑的混凝土得以正常的或加速其硬化和强度增长。混凝土所以能逐渐硬化和增长强度,是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泥的水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据施工现状,常规采用薄膜包裹或人工浇水方式养护,薄膜包裹虽能较好地保湿,但存在混凝土基础表面温度偏高,不利于混凝土强度发展;人工浇水养护的话,由于输电线路混凝土基础位于野外,偏远山地混凝土基础养护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另外人工浇水受日照、对流影响,蒸发量大,基础难以持续保持湿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持续不间断向混凝土基础自动微量供水的输电线路山地混凝土基础养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种输电线路山地混凝土基础养护装置,包括储水装置和其连接的送水管路,储水装置的设置高度大于待养护基础的顶面高度,送水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主管、分水器和支管,分水器的主体上设置有一个进水口和多个出水口,主水管的一端与进水口连接,各出水口分别连接一根支管,送水管路上连接有流量调节阀。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水装置为柔性储水袋,袋体上设置有一个出水接管和注水口。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水接管连接有流量调节阀。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水器的主体上对应各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所述流量调节阀。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管和支管均采用软塑料管。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管末端插在海绵类吸水块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储水装置连接送水管路给待养护的基础持续供水养护,储水装置采用软质储水袋,送水管路上设置带调节阀的分水器,软质储水袋和分水器均为成熟产品,易于采购且操作简单,可将养护水流量调节至微滴状态。储水装置可利用基础浇筑工序中的动力水泵提前注水,替代人工运输,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由过去的人力运输并定期浇水改为巡视即可,降低人力成本。基础浇筑完成后,将储水装置放置于高于基础上端面一定高度的合适地面上,将送水管路的各支管末端的海绵类吸水块分别置于养护基础上表面,调节好各支管末端的出水处于微滴状态,最后采用塑料薄膜将整个基础顶部及螺杆包裹,支管的出水经海绵类吸水块渗透至基础表面,从而保证整个基础保持持续湿润状态。微滴条件下一次储水可满足持续保持混凝土水化反应所需的湿润环境,养护效果好。简言之,采用本装置养护输电线路山地混凝土基础时养护效果好、各构件易于采购且操作简单、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降低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这种输电线路山地混凝土基础养护装置,包括储水装置1和送水管路2。
储水装置1为可外购的柔性橡胶储水袋,有一定的厚度,有良好的耐磨性,其上设有一个出水接管和一个注水口,出水接管设于储水袋侧面底部位置处,其上连接有流量调节阀,用于储水袋出水时的水流流量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南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南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682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