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升锂离子电池快充能力的负极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766069.3 | 申请日: | 2021-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50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奎;黄福红;林健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宏为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汤镇宇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锂离子电池 能力 负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升锂离子电池快充能力的负极片,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解决了当前锂离子在充电过程中存在充电效率不高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负极片本体,负极片本体上分别设置为水平端和下凹端,且负极片本体通过水平端和下凹端呈波纹状,负极片本体位与下凹端位置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导电凸起,且负极片本体位于水平端和下凹端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导电线,每个导电线与导电凸起之间电性连接,负极片本体位于水平端上表面开设有空槽;用来吸收锂离子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并加固电极片与锂离子电池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此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提升锂离子电池快充能力的负极片。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
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达到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正极反应:放电时锂离子嵌入,充电时锂离子脱嵌,充电时:LiFePO4→Li1-xFePO4+xLi++xe-放电时:Li1-xFePO4+xLi++xe-→LiFePO4。
当前锂离子电池为了提高电容量,会将多个锂离子电池通过特质的电极片串联在一起,但是电池的充电原理主要是电池内部发生物理变化及化学反应,其过程中产生一定热量,以及电极片固定不到位,过高的温度会影响离子的运动速度,而电机片固定不到位的问题,会导致外界电流的连通状态,从而会影响到电池充电效率,电池充电时间较长,因此,为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提升锂离子电池快充能力的负极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升锂离子电池快充能力的负极片,用来吸收锂离子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并加固电极片与锂离子电池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此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负极片本体,所述负极片本体上分别设置为水平端和下凹端,且所述负极片本体通过水平端和下凹端呈波纹状;
所述负极片本体位与下凹端位置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导电凸起,且所述负极片本体位于水平端和下凹端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导电线,每个所述导电线与导电凸起之间电性连接;
所述负极片本体位于水平端上表面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内部设置有聚乙烯空心套,且所述空槽上固定安装有弧形簧片,所述弧形簧片下表面与聚乙烯空心套上表面之间相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体结构中的负极片呈现波纹状,并在其中的水平端内部设置好聚乙烯空心套,聚乙烯空心套内部可以放置热固材料,所以锂电池在快充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直接作用在热固材料,热固材料受热膨胀,从而带动弧形簧片向上弯曲,从而两个相邻位置的弧形簧片相互挤压中间位置的下凹端,使导电凸起与锂电池上的接口更加紧密的贴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负极片本体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端口,两个所述连接端口与导电线之间为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体结构通过连接端口作为连接电流的结构,也可以作为整体结构的安装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槽的内部呈均匀分布开设有配合通槽,所述配合通槽与空槽的长度方向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配合通槽,在弧形簧片发生向上弯曲形变的过程中,水平端在配合通槽的帮助限制水平端向下弯曲,保证水平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负极片本体位于下凹端的下表面呈水平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宏为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宏为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660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自动模套高频震碎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195W单晶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