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信号插头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63337.6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55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泓聚嘉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广州立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3 | 代理人: | 曹禹佳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信号 插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性能信号插头线,包括配合插装头外壳A,所述配合插装头外壳A前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卡装板A,所述配合插装头外壳A和卡装板A的前端卡装有配合插装头外壳B,所述配合插装头外壳B后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卡装板B,所述卡装板B前端的中间处贯穿设置有活动通腔,所述活动通腔内活动设置有凸起连接块,所述凸起连接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卡装板A内部的中间处固定设置有活动腔。本实用新型通过信号插头线上的配合插装头外壳之间的而连接方式不灵活,不能快速的拆卸安装,这导致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拆卸安装的效率得到极大的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性能信号插头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性能信号插头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号线主要是指在电气控制电路中用于传递传感信息与控制信息的线路。信号线往往以多条电缆线构成为一束或多束传输线,也可以是排列在印制板电路中的印制线,随着科技与应用的不断进步,信号线已由金属载体发展为其它载体,如光缆等。不同用途的信号线往往有不同的行业标准,以便于规范化生产与应用。
但是,现有的信号插头线上的配合插装头外壳之间的而连接方式不灵活,不能快速的拆卸安装,这导致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拆卸安装的效率得到极大的降低。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性能信号插头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信号插头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信号插头线上的配合插装头外壳之间的而连接方式不灵活,不能快速的拆卸安装,这导致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拆卸安装的效率得到极大的降低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信号插头线,包括配合插装头外壳A,所述配合插装头外壳A前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卡装板A,所述配合插装头外壳A和卡装板A的前端卡装有配合插装头外壳B,所述配合插装头外壳B后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卡装板B,所述卡装板B前端的中间处贯穿设置有活动通腔,所述活动通腔内活动设置有凸起连接块,所述凸起连接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卡装板A内部的中间处固定设置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内部的一次固定设置有限位卡槽,所述连接柱中间处的上下两端贯穿设置有活动柱槽,所述活动柱槽内活动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上下两段均固定设置有扭转弹簧,两个所述扭转弹簧的一次固定连接有固定方条,所述活动柱槽内部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固定腔槽。
优选的,所述活动腔和限位卡槽为一体结构,所述活动腔和限位卡槽均位于卡装板A内部的中间处,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卡入位于限位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方条插入位于活动柱槽内部一侧的固定腔槽内,所述固定腔槽和活动柱槽均固定位于连接柱中间处的内部,所述固定腔槽和活动柱槽之间贯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上下两端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扭转弹簧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装条,所述扭转弹簧上的插装条和旋转轴上的固定插装之间插装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配合插装头外壳A内部的前端中间处固定设置有接线母头,所述配合插装头外壳B内部的前端中间处固定设置有接线公头,所述接线母头和接线公头之间插装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配合插装头外壳B的前端之间处固定设置有接线卡扣,所述配合插装头外壳B和偏平连接线之间通过接线卡扣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配合插装头外壳A的后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一侧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插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松开对凸起连接块的按压,由于连接柱和旋转轴之间通过扭转弹簧弹性连接,则使得旋转后的连接柱可向反方向旋转,带动了限位块卡入安装在活动腔内部一侧的限位卡槽内,通过限位卡槽和限位块之间的卡装连接,则极大的而提高了卡装板A和卡装板B之间的卡装限位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泓聚嘉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泓聚嘉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633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