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云BIM平台的车载全息纱幕投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41438.3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25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盟云全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56 | 分类号: | G03B21/56;G03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周瑜 |
地址: | 2013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平台 车载 全息 投影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云BIM平台的车载全息纱幕投影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一侧铰接有背景板,所述安装座的顶部滑动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滑轴,两个滑轴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本实用新型较之传统的基于云BIM平台的车载全息纱幕投影装置,收纳和展开过程不需要折叠全息纱幕,避免全息纱幕出现褶皱的状况,延长了全息纱幕的使用寿命,展开和收纳全息纱幕的步骤少,全息纱幕的使用效果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云BIM平台的车载全息纱幕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基于云的BIM平台是针对建筑项目的BIM应用而搭建的,项目方可以将BIM应用所需要的信息存储在云服务器。目前,全息纱幕投影已经应用在基于云的BIM平台中,可以将存储在云服务器的信息通过全息纱幕投影进行显示。
公告号为CN107991839B的授权文件公开了基于云BIM平台的全息投影装置,收纳全息纱幕时需要对其进行收卷,全系纱幕容易发生褶皱,影响全息纱幕的使用寿命,收纳和展开全息纱幕的操作复杂,使用效果不佳,所以我们提出了基于云BIM平台的车载全息纱幕投影装置,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基于云BIM平台的全息投影装置收纳全息纱幕时需要对其进行收卷,全系纱幕容易发生褶皱,影响全息纱幕的使用寿命,收纳和展开全息纱幕的操作复杂,使用效果不佳的缺点,而提出的基于云BIM平台的车载全息纱幕投影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云BIM平台的车载全息纱幕投影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一侧铰接有背景板,所述安装座的顶部滑动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滑轴,两个滑轴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上均活动安装有第一销轴,两个第一销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一横轴,所述背景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卡箍,两个卡箍上均可脱离活动卡装有第二销轴,两个第二销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二横轴,所述第二横轴和第一横轴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全息纱幕,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卡装组件,且卡装组件与两个第一销轴和两个第二销轴均可脱离活动卡装,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个限位抱箍,两个限位抱箍分别和两个第二销轴可脱离活动卡装。
优选的,为了方便对全息投影仪进行安装,投身投影的效果,所述安装座的顶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全息投影仪,所述全息投影仪的顶部和安装座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全息投影仪位于全息纱幕的下方。
优选的,为了提高全息纱幕收纳时的稳定性,提高收纳效果,所述卡装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座顶部的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滑动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卡轴,两个第一销轴和两个第二销轴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开设有卡槽,四个卡轴远离两个固定板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四个卡槽的内部并分别和四个卡槽可脱离活动卡装。
优选的,为了简化操作步骤,提高可实施性,两个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通孔,四个卡轴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四个通孔并分别延伸至两个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侧,且位于同侧的两个卡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操作板,四个通孔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四个复位弹簧分别绕设在四个卡轴的外侧,且四个复位弹簧的一端分别和四个卡轴的外侧固定安装。
优选的,收纳全息纱幕时能够使其保持绷直状态,提高投影的效果,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滑槽,两个滑槽均呈长条状设置,两个滑轴的底部分别延伸至两个滑槽的内部并分别和两个滑槽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盟云全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盟云全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414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