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器及空调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37763.2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81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宏巨;何洪炜;杨圣;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1/00 | 分类号: | F25B31/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何冲 |
地址: | 31183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空调 机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及空调机组,包括:罐体,罐体具有换热腔;换热管组,换热管组位于换热腔内;第一冷媒管,第一冷媒管和换热腔的上部连通;第二冷媒管,第二冷媒管和换热腔的底部连通;回油管,回油管位于换热腔内,回油管的下端和换热腔的底部连通,回油管的上端和第一冷媒管连通。采用该方案,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液态冷媒从第二冷媒管进入,气态冷媒从第一冷媒管流出,液态冷媒和润滑油受重力影响会下沉到换热器底部,通过设置回油管将换热腔的底部和第一冷媒管连通,通过压缩机的吸力将下沉到换热器底部的液态冷媒和润滑油吸出,从而降低了回油难度,提高了回油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换热器,又称热交换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空气源/水源热泵由于其节能环保,几乎没有污染排放,目前已成为寒冷地区替代燃煤锅炉采暖的主要方式,而换热器就是空气源/水源热泵的主要负载组件。
罐式换热器是一种新型的换热器,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性能较高且稳定、水侧结垢容易清洗、结构紧凑等优点,已成为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换热器类型之一。但是罐式换热器在作为蒸发器(制冷循环)使用时,混合在冷媒内的润滑油回油难度较大,且回油效率较低。因此,如何降低换热器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的回油难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及空调机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在作为蒸发器时回油难度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罐体,罐体具有换热腔;换热管组,换热管组位于换热腔内;第一冷媒管,第一冷媒管和换热腔的上部连通;第二冷媒管,第二冷媒管和换热腔的底部连通;回油管,回油管位于换热腔内,回油管的下端和换热腔的底部连通,回油管的上端和第一冷媒管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冷媒管的两端分别为外连接端和内连接端,外连接端位于罐体外,内连接端穿入换热腔内;回油管的上端从内连接端的侧壁穿入内连接端的腔体内。
进一步地,回油管的上端伸入内连接端的腔体内的长度为X,1mm≤X≤10mm。
进一步地,回油管的下端和换热腔底面的距离为Y,10mm≤Y≤150mm。
进一步地,换热器还包括设置在换热腔内的内衬管,换热管组盘绕在内衬管上,内衬管、罐体或换热管组与回油管的下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回油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直管段、弯管段和盘绕段,直管段和第一冷媒管连通,盘绕段盘绕在内衬管上,盘绕段和换热腔的底部连通。
进一步地,回油管的内径为D,1mm≤D≤6mm。
进一步地,换热器还包括载冷剂进管和载冷剂出管,换热管组的一端具有进口,换热管组的另一端具有出口,载冷剂进管和进口连通,载冷剂出管和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换热器还包括支座,罐体、换热管组、第一冷媒管、第二冷媒管和回油管组成一个换热组,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组,多个换热组间隔设置在支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空调机组包括上述的换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377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高温吸烟管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充电桩监控设备的接地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