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半挂车尾部防滴漏的接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36594.0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08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陈勇;黄璜;杨武红;庞骞;鲁旭东;蒋冬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湖北华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3/06 | 分类号: | B62D53/06;B62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3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半挂车 尾部 滴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半挂车尾部防滴漏的接污装置,包含一个自适应式接污盘、一个导流板及一个连接自适应式接污盘与后门的旋转式快速脱挂装置;其中,自适应式接污盘用于收集从半挂车尾部滴漏出的流动介质;导流板用于将从后门缝隙滴漏出的流动介质导流到自适应式接污盘中;旋转式快速脱挂装置用于在运输过程中,将自适应式接污盘与后门挂接在一起以便自适应式接污盘收集从半挂车尾部滴漏出的流动介质,在卸货时,将自适应式接污盘与后门脱开以便从后门卸货及自适应式接污盘卸除收集的流动介质。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既能很好的防止流动介质滴漏,又能充分的卸去被收集储存到的流动介质粘连物或沉淀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挂车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半挂车尾部防滴漏的接污装置。
背景技术
半挂车在工程施工领域,经常被用于转运淤泥、混凝土等高粘性物料,但由于上述物料存在含水率高、流动性高等特点,在运输加速和自重等多重作用下通常会出现物料沿后门缝隙外漏的问题。针对这类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了在车厢尾部设置一个接污装置来克服这个缺陷,然现有的接污装置多为刚性结构,其虽然能解决物料外漏的问题,但是在清理物料时则非常不便,因为刚性接污装置通常会粘连住大部分的物料,使其沉淀在刚性接污装置表面从而不便于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很好实现接污、且便于污渍清理的用于半挂车尾部防滴漏的接污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半挂车尾部防滴漏的接污装置,包含一个设置在半挂车后防护上的自适应式接污盘、一个设置在半挂车后门上、并位于所述自适应式接污盘靠近后门一端上方的导流板以及一个连接所述自适应式接污盘与后门的旋转式快速脱挂装置;
其中,自适应式接污盘用于收集从半挂车尾部滴漏出的流动介质;
导流板用于将从后门缝隙滴漏出的流动介质导流到自适应式接污盘中;
旋转式快速脱挂装置用于在介质运输过程中,将自适应式接污盘与后门挂接在一起以便自适应式接污盘收集从半挂车尾部滴漏出的流动介质,和在介质卸货时,将自适应式接污盘与后门脱开以便从后门卸货及自适应式接污盘卸除收集到的流动介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自适应式接污盘包含开放式支撑托盘、引流导流板、PU防粘布、挂环及安装支架,所述开放式支撑托盘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半挂车后防护的防撞梁上,所述引流导流板一端与所述开放式支撑托盘固定连接,另一端卡接在所述半挂车后防护的支撑连梁上,所述PU防粘布设置在所述开放式支撑托盘上,所述挂环设置在所述PU防粘布远离开放式支撑托盘的一端上,用于与所述旋转式快速脱挂装置相挂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式快速脱挂装置包含旋转手柄、开放式挂钩、手柄安装座、手柄挂环及U型挂钩,所述旋转手柄一端通过手柄挂环与所述U型挂钩相挂接配合,另一端通过手柄安装座与所述后门铰接在一起,所述开放式挂钩设置在所述旋转手柄与手柄安装座连接的一端上,用于与所述自适应式接污盘的挂环相挂接配合,所述手柄安装座及U型挂钩均固定在所述后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自适应接污盘采用皮制柔性设计,在运输过程时,自适应接污盘与旋转式快速脱挂装置挂接在一起,形成池形,可实现行车过程中对滴漏污物的储存,在卸料时,自适应接污盘与旋转式快速脱挂装置可快速脱离,并在重力下整张接料盘由池形变为垂直下落状态,可实现粘连物或沉淀物与接料盘的剥离,从而实现充分的卸去粘连物或沉淀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节点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自适应式接污盘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自适应式接污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湖北华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湖北华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365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