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体高效生态修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735104.5 | 申请日: | 2021-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91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卢海彬;阳艾利;高攀峰;卢海彧 | 申请(专利权)人: | 众心通慧(厦门)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高效 生态 修复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体高效生态修复装置,涉及水体生态修复的技术领域,改善了对水体净化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其包括用于产生微纳米气泡的曝气器,以及与曝气器连通的框体,框体上设置具有透水能力的纳豆菌砖,曝气器连接有曝气管,曝气管穿设于框体上,所述框体于外部连通;曝气管连接有多根分支管,分支管穿设于纳豆菌砖,分支管上开设有曝气孔。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对水体的净化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体生态修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体高效生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企业工厂、农业生产、生活污水等各种因素,水体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
尤其是对于“沟、渠、塘、溪”等小微水体,由于其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等原因,污染严重。其处理方式通常包括:污水截排、补水循环、清淤等,但这类处理方式效果差,需要频繁对水体进行处理,以维持水体的水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对水体的净化处理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水体高效生态修复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体高效生态修复装置,包括用于产生微纳米气泡的曝气器,以及与曝气器连通的框体,所述框体上设置具有透水能力的纳豆菌砖,所述曝气器连接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穿设于框体上,所述框体于外部连通;所述曝气管连接有多根分支管,所述分支管穿设于纳豆菌砖,所述分支管上开设有曝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曝气器产生微纳米气泡,分支管穿设于纳豆菌砖上,大量的微纳米气泡溶解于水中后,大幅提高水的含氧量;又因为纳豆菌砖穿设于分支管上,微纳米气泡直接与纳豆菌砖接触,快速激活纳豆菌,纳豆菌随着水流至水体内,对水体内的杂质降解净化;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对水体的净化处理效果。
可选的,所述框体底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框体内壁底部设置透水的隔板,所述框体内设置有用于透水的填料,所述框体上端设置有封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料的设置能够增长微纳米气泡的上升路径,使得微纳米气泡能够充分与纳豆菌砖接触,激活纳豆菌;纳豆菌随着水流从出水管流出,并进入水体进行降解净化;封盖的设置,使得填料不易流失。
可选的,所述框体内壁顶部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穿设于封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与外部水泵连通,往框体内部输水,保持框体内处于满水状态,使得微纳米气泡能够顺利上升,与纳豆菌砖接触,激活纳豆菌。
可选的,所述纳豆菌砖开设有供分支管穿设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至少开设有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孔设置有至少两个,使得纳豆菌砖能够充分与分支管接触,增加了与微纳米气泡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纳豆菌能够充分激活。
可选的,相邻两所述连接孔之间开设有连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通孔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与微纳米气泡的接触面积。
可选的,所述纳豆菌砖沿框体竖直方向交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豆菌砖在竖直方向上交错设置,使得微纳米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能够充分与纳豆菌砖接触。
可选的,所述分支管与曝气管之间设置有连通框架,所述连通框架竖直设置于框体内壁的一侧,所述分支管与连通框架之间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支管与连通框架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将纳豆菌安装于分支管上。
可选的,所述分支管与连通框架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分支管远离连通框架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伸缩套,所述框体的内壁上开设有供伸缩套插入的定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众心通慧(厦门)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众心通慧(厦门)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351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子注入机的分析磁场单元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安全绝缘散热防尘灯杯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