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式冷弯方钢管混凝土桩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725936.9 | 申请日: | 2021-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94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平;崔玉理;朱孟增;张翔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5/48 |
| 代理公司: | 青岛众智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55 | 代理人: | 何兆菲 |
| 地址: | 27600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式 冷弯方 钢管 混凝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式冷弯方钢管混凝土桩,包括方钢管组合体,方钢管组合体为双层方管结构,其具有方形截面的外管壁和方形截面的内管壁。内管壁的任意一个面均与外管壁的四个面相对倾斜布置,其四个棱分别与外管壁的四个面一一对应。内管壁通过多个连接肋与外管壁固定相连成一体,内、外管壁之间形成多个外充填腔。每个外充填腔内部靠近内管壁的一侧均具有加劲肋,所述方钢管组合体内侧填充混凝土。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钢板的折边形成钢管单体的加劲肋,加劲肋无需额外配置,加劲肋只需要一条焊缝,减少了焊接工作量,降低制作难度,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施工进度,抗扭、抗弯及承载性能显著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建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式冷弯方钢管混凝土桩。
背景技术
方钢管混凝土桩是建筑结构的常用构件,由于方钢管在受力过程中容易发生局部屈曲的问题,现有的改进措施包括焊接加劲肋、设置约束拉杆的方式;另一方面为增加方钢管混凝土桩的承载能力,通常采用在方钢管内部设置钢筋笼或钢管形成方钢管内约束混凝土桩。
现有的技术方案的焊接加劲肋和设置约束拉杆的方式施工较为复杂,需专门另行加工加劲肋和约束拉杆,且焊接和打孔的工作量较大,影响施工进度。内部设置的钢筋笼或钢管不能与外侧钢管相互没有拉结,不能充分发挥组合作用,方钢管内约束混凝土桩的受力性能效果严重受限,抗扭及抗弯性能较差。因此,现有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式冷弯方钢管混凝土桩,解决现有混凝土桩的方钢管焊接和机加工的工作量大,制作难度大、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方钢管与其内部的结构不能发挥组合作用,受力性能效果受到限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式冷弯方钢管混凝土桩,包括方钢管组合体,所述方钢管组合体为双层方管结构,其具有方形截面的外管壁和方形截面的内管壁。
内管壁的任意一个面均与外管壁的四个面相对倾斜布置,其四个棱分别与外管壁的四个面一一对应。
内管壁通过多个连接肋与外管壁固定相连成一体,内、外管壁之间形成多个外充填腔。
每个外充填腔内部靠近内管壁的一侧均具有加劲肋,所述方钢管组合体内侧填充混凝土。
进一步地,方钢管组合体包括四个钢管单体,钢管单体的横截面为直角五边形环状结构,其横截面具有两个直角长边、两个直角短边和一个斜边。
进一步地,四个钢管单体横截面的短边对应的面首尾依次相连形成所述方钢管组合体,钢管单体横截面的长边对应的面形成方钢管组合体的外管壁,其斜边对应的面形成方钢管组合体的内管壁。
进一步地,钢管单体是由方形钢板采用折边工艺制成的,钢管单体横截面的斜边对应的面为钢管单体的斜面。
相邻两个钢管单体横截面的短边对应的面贴合并固定在一起,形成所述连接肋。
进一步地,钢管单体的斜面是由折边形成的两段平面组合而成,方形钢板的两侧于钢管单体横截面的斜面中间位置均向内弯折形成内折边。
钢管单体的两个内折边贴靠在一起,形成位于所述外充填腔内部的加劲肋。
进一步地,钢管单体每条折边线的外侧均为圆角,方形钢板完成折边工艺后,钢管单体的斜面中间位置形成喇叭形坡口,钢管单体在其喇叭形坡口处填充第一焊缝形成闭合环状结构。
进一步地,任意相邻两个钢管单体的连接处形成同样的喇叭形坡口,方钢管组合体的外管壁上的喇叭形坡口通过第二焊缝填充,钢管单体横截面的长边对应的面连接形成环状闭合的外管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259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补焊翻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