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进水方式的周进周出矩形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25802.7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70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夏云峰;霍培书;汤丁丁;赵皇;周艳;卢仲兴;陈骞;宫千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4 | 分类号: | B01D21/04;B01D21/18;B01D21/24 |
代理公司: | 武汉卓越志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戴宝松 |
地址: | 43005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进水 方式 周进周出 矩形 沉淀 | ||
1.一种改进进水方式的周进周出矩形沉淀池,包括矩形池体(10)和设置于所述池体(10)内的刮泥刮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0)内设置有沿高度方向并列设置的出水渠道(11)和配水渠道(12),所述配水渠道(12)设置于所述出水渠道(11)的下方,所述出水渠道(11)与所述配水渠道(12)的宽度相等,且所述出水渠道(11)与所述配水渠道(12)共用左右两侧的第一壁面(127)和第二壁面(1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进水方式的周进周出矩形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渠道(11)和所述配水渠道(12)均位于所述池体(10)的长边一侧,所述第一壁面(127)为所述池体(10)的侧壁,所述出水渠道(11)与所述配水渠道(12)之间设置有分隔壁,使得所述出水渠道(11)的底面为所述配水渠道(12)的顶面,所述配水渠道(12)的中部设置有进水管(126),所述配水渠道(12)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配水孔(1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进水方式的周进周出矩形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孔(122)的下方设置有配水孔管(121)或进水挡板(1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进水方式的周进周出矩形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渠道(12)内设置有稳流隔板(125),所述稳流隔板(125)设置于所述进水管(126)的两侧且与所述配水渠道(12)中的水流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二壁面(128)的下方设置有挡水裙板(124),所述挡水裙板(124)的板面设置方向与所述配水渠道(12)的侧壁的延伸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进水方式的周进周出矩形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刮渣系统包括沿池深方向呈环形对称设置的两根链条(21)、与所述链条(21)运动方向垂直设置的刮板(22)、位于所述池体(10)底部沿所述池体(10)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若干根吸泥管(23)、与所述吸泥管(23)一端连接的套筒阀(24)以及设置于所述池体(10)顶部短边一侧的浮渣收集管(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进水方式的周进周出矩形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泥管(23)的设置方向与所述链条(21)的环绕方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进水方式的周进周出矩形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0)的长边的另一侧设置有污泥渠道(13),所述污泥渠道(13)与所述出水渠道(11)分设于所述池体(10)的长边两侧,所述套筒阀(24)设置于所述污泥渠道(13)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进水方式的周进周出矩形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0)的宽度为6-8.5m,所述池体(10)的长宽比为3~5: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进水方式的周进周出矩形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0)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倒角(14),所述倒角(14)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小于5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进水方式的周进周出矩形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渠道(11)的入口设置有浮渣挡板(111)和三角堰(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258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