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气体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725185.0 | 申请日: | 2021-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47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孙飞龙;宋婷婷;任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弘松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气体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气体检测装置,包括智能气体检测设备,所述智能气体检测设备上安装有排气管和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安装有容积调节管和移动组件,所述容积调节管的一端与进气管连通设置,所述容积调节管内滑动连接设置有活塞头,所述容积调节管内安装有弹性复位组件,所述弹性复位组件与活塞头连接,所述活塞头的一端固定连接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远离活塞头的一端固定连接设置在移动组件上,所述移动组件与进气管转动连接,所述拉绳连接有导向轮组。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组件拉动拉绳进而拉动活塞头下移,增加进气管内部的容积,减小气体的流速,同时弹性复位组件配合移动组件可将活塞头复位,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气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对环境中的气体检测分析成分,可以判断环境污染程度,是目前在环境治理过程中最常见的判断方法,在气体检测的过程中采用气体检测设备,科快速、准确的完成测定。
现有的气体检测装置由于缺乏有效的事前后事后调节设备,导致气体进入设备后气流不稳,影响了检测设备对气体的检测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气体检测装置,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气体检测装置,包括智能气体检测设备,所述智能气体检测设备上安装有排气管和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安装有容积调节管和移动组件,所述容积调节管的一端与进气管连通设置,所述容积调节管内滑动连接设置有活塞头,所述容积调节管内安装有弹性复位组件,所述弹性复位组件与活塞头连接,所述活塞头的一端固定连接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远离活塞头的一端固定连接设置在移动组件上,所述移动组件与进气管转动连接,所述拉绳连接有导向轮组。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丝杆、滑块和伸缩限位杆,所述丝杆和进气管转动连接,所述滑块螺纹套设在丝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设置在滑块上,所述伸缩限位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铰链座铰接在容积调节管和滑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轮组包括第一定位滑轮和第二定位滑轮,所述第一定位滑轮安装在容积调节管内,第二定位滑轮安装在进气管内,所述第一定位滑轮和第二定位滑轮均与拉绳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容积调节管上固定设置有滑动密封组件,所述拉绳贯穿滑动密封组件,且拉绳与滑动密封组件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密封组件包括滑动套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固定连接设置在滑动套的两端,所述滑动套固定连接设置在容积调节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复位组件包括复位弹簧和支撑件,所述复位弹簧固定连接设置在容积调节管内,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设置在复位弹簧和活塞头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气体检测装置,结构简单,通过移动组件拉动拉绳进而拉动活塞头下移,增加进气管内部的容积,减小气体的流速,同时弹性复位组件配合移动组件可将活塞头复位,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气体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位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智能气体检测设备;2、排气管;3、进气管;4、容积调节管;5、丝杆;6、把手;7、活塞头;8、拉绳;9、第一定位滑轮;10、第二定位滑轮;11、复位弹簧;12、支撑件;13、滑块;14、伸缩限位杆;15、滑动套;1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弘松净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弘松净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251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后通用的横向稳定杆总成
- 下一篇:一种精炼剂下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