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淋式废气处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722864.2 | 申请日: | 2021-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59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俞国钦;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国钦 |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 代理公司: | 浙江专橙律师事务所 33313 | 代理人: | 谢雨晴 |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淋 废气 处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淋式废气处理设备,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一种喷淋式废气处理设备,包括机架、气体处理模块、喷淋液运输模块和导引泵;所述气体处理模块、喷淋液运输模块和导引泵依次从左至右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气体处理模块包括喷淋塔、至少四个透气板和至少一个喷淋头;四个所述透气板按上下位置排布的方式设置在喷淋塔内,其中上侧的三个透气板均水平安装,最下侧的透气板与喷淋塔的中心轴线呈角度倾斜安装;利用有机物“相似相溶”的特性,用对气体中的有机物有较大的溶解度、粘度较小、沸点较高和不易挥发的废机油作为喷淋塔内的喷淋液,以吸附废气中的VOCs,将废机油利用起来成本更低,将废机油以喷淋的方式喷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喷淋式废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细颗粒物(PM2.5)、臭氧(O3)等二次污染物的重要前体物,进而引发灰霾、光化学烟雾等大气环境问题,目前除VOCS的废气处理工艺,主要是RTO,RCO,除油树脂吸附,光催化等,这些方法成本过高,并且现有技术中不便对VOCs进行更高效率的吸收过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淋式废气处理设备,它可以实现通过利用有机物“相似相溶”的特性,用对气体中的有机物有较大的溶解度、粘度较小、沸点较高和不易挥发的废机油作为喷淋塔内的喷淋液,以吸附废气中的VOCs,将废机油利用起来成本更低,将废机油以喷淋的方式喷出,使得VOCs更加成分的与废机油接触,便于吸收,同时可以将被吸附物质转化为吸附介质继续吸附废气中的有机物,喷淋液使用时间较长,喷淋废液可以进行油水分离后再利用,利用效率高,更换频次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喷淋式废气处理设备,包括机架、气体处理模块、喷淋液运输模块和导引泵;所述气体处理模块、喷淋液运输模块和导引泵依次从左至右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气体处理模块包括喷淋塔、至少四个透气板和至少一个喷淋头;四个所述透气板按上下位置排布的方式设置在喷淋塔内,其中上侧的三个透气板均水平安装,最下侧的透气板与喷淋塔的中心轴线呈10°~45°倾斜安装,喷淋头设置在其中一个水平安装的透气板下侧;所述喷淋液运输模块包括喷淋箱和废液循环机构;所述喷淋箱设置在最下侧的透气板下侧与喷淋头连通,废液循环机构和喷淋箱连通,并设置在喷淋塔后侧;所述导引泵和喷淋塔连接,通过利用有机物“相似相溶”的特性,用对气体中的有机物有较大的溶解度、粘度较小、沸点较高和不易挥发的废机油作为喷淋塔内的喷淋液,以吸附废气中的VOCs,将废机油利用起来成本更低,将废机油以喷淋的方式喷出,使得VOCs更加成分的与废机油接触,便于吸收,同时可以将被吸附物质转化为吸附介质继续吸附废气中的有机物,喷淋液使用时间较长,喷淋废液可以进行油水分离后再利用,利用效率高,更换频次低。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处理模块还包括一对透明板、尾气处理箱和导气管道;一对所述透明板呈上下位置排布安装在喷淋塔前侧,导气管道将喷淋塔和尾气处理箱连通;所述尾气处理箱内存放有除油树脂,利用在喷淋塔过滤一次排放气体之后再进行尾气处理,将尾气利用除油树脂将吸附油气以及吸附其他气体,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板包括顶板、多个填充球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呈上下位置关系安装在喷淋塔内,多个填充球均固定安装在顶板和底板之间,通过填充球将水气和油气进行去除。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液运输模块还包括箱体、隔断板、存储槽和放置槽;所述箱体连接在喷淋塔前侧下部,隔断板将箱体内部空间分为存储槽和放置槽,喷淋箱安装在放置槽内,存储槽和喷淋塔内部空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废液循环机构包括油水分离器、吸油泵、排放泵、连接管和塑料管;所述油水分离器安装在机架上,塑料管将喷淋箱和油水分离器连通,吸油泵安装在油水分离器和塑料管连接处,排放泵连通在存储槽后侧,连接管将油水分离器和排放泵连通,通过循环利用废液,将废液中的油再分离出来,使得成本得到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国钦,未经俞国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228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车载路由器的减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学生宿舍晾衣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