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轮壳安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20817.4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29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刘舸;陆天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邦润洋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05C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轮 安装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轮壳安装设备,将飞轮壳安装在发动机上,包括依次设置的供料组件、打胶组件以及装夹组件;所述供料组件包括料车、位于所述料车上的料仓以及对飞轮壳进行检测的检测相机;所述打胶组件包括打胶机器人与位于所述打胶机器人一侧的打胶机,所述打胶机器人将飞轮壳移至打胶机上;所述装夹组件包括装夹机器人与对飞轮壳进行锁附的协作机器人,所述装夹机器人将飞轮壳装在发动机上,所述协作机器人对飞轮壳进行锁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飞轮壳的快速安装,将飞轮壳顺利锁附在发动机上,无需人工操作,极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消耗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保证了安装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轮壳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轮壳安装设备。
背景技术
飞轮壳,通常为铸铁件,需要安装在发动机端部,用于承载变速器的质量,起到动力传递支点的作用,而目前对于飞轮壳的安装,往往是采用人工安装的方式进行,即操作者手动采用螺丝锁附的方式将飞轮壳安装在发动机上,这种方式需要消耗大量人力,操作效率低下,在实际操作中,人工操作容易出现锁附遗漏的情况,影响锁附效果,进而会影响飞轮壳的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飞轮壳安装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飞轮壳安装设备,将飞轮壳安装在发动机上,包括依次设置的供料组件、打胶组件以及装夹组件;其中:
所述供料组件包括料车、位于所述料车上的料仓以及对飞轮壳进行检测的检测相机;
所述打胶组件包括打胶机器人与位于所述打胶机器人一侧的打胶机,所述打胶机器人将飞轮壳移至打胶机上;
所述装夹组件包括装夹机器人与对飞轮壳进行锁附的协作机器人,所述装夹机器人将飞轮壳装在发动机上,所述协作机器人对飞轮壳进行锁附。
优选的,所述检测相机为三维相机,所述检测相机位于所述料仓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装夹组件与所述打胶组件之间设置有载台,所述载台上设置有载具。
优选的,所述装夹组件还包括输送线体,所述输送线体上设置有待安装的发动机。
优选的,所述协作机器人一侧设置有供料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供料组件、打胶组件以及装夹组件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对飞轮壳的快速安装,将飞轮壳顺利锁附在发动机上,无需人工操作,极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消耗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保证了安装品质;
(2)采用输送线体与装夹机器人、协作机器人配合,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对飞轮壳的安装,进一步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装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供料组件;11、料车;12、料仓;13、检测相机;2、打胶组件;21、打胶机器人;22、打胶机;3、装夹组件;31、装夹机器人;32、协作机器人;33、输送线体;4、载台;5、载具;6、供料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邦润洋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邦润洋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208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纱线筒运输装置
- 下一篇:电池箱、电池及用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