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式负极材料造粒生产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714045.3 | 申请日: | 2021-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24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邹武;李朕卿;王徐鹏;李文杰;张建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宝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12 | 分类号: | B01J2/12;B01F35/7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414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负极 材料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式负极材料造粒生产线,其包括混料机、造粒釜和冷却釜;所述混料机设置有多个出料口,每个所述出料口下方均设置有卸料器和缓存料仓;所述造粒釜有多个,所述造粒釜为长筒状,多个所述造粒釜并列布置,每个所述缓存料仓与所述造粒釜之间均设置有螺旋进料器;每个所述造粒釜后端均串联设置有冷却釜,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进料装置不断进料,造粒釜不断将出料,实现生产线连续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线布局科学,占地面积小,节约厂房空间;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小,投资小,运行工况稳定,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低,适合连续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负极材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续式负极材料造粒生产线。
背景技术
电池负极材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造粒是负极材料生产的关键步骤,造粒的过程为将混合均匀的物料装炉进行造粒,得到负极材料半成品。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负极材料造粒生产线包含混料机-缓存料仓-造粒釜-冷却釜-储料仓-振动筛,物料在造粒釜内升温搅拌的一个周期为8-10小时,到达反应时间后,物料经造粒釜放出来至冷却釜,然后造粒釜继续投料进行新一轮的造粒,造粒釜造粒过程中,造粒釜上料和放料工序均需要停炉造粒釜为间歇式工作;造粒釜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连续式负极材料造粒生产线,其实现负极材料造粒过程不断连续进料和造粒釜连续出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式负极材料造粒生产线包括混料机、造粒釜和冷却釜;所述混料机设置有多个出料口,每个所述出料口下方均设置有卸料器和缓存料仓;所述造粒釜有多个,所述造粒釜为长筒状,多个所述造粒釜并列布置,每个所述缓存料仓与所述造粒釜之间均设置有螺旋进料器;每个所述造粒釜后端均串联设置有冷却釜。
优选的,所述造粒釜包括壳体和旋转筒体,所述旋转筒体贯穿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保温层和加热电阻带;如此设置,通过旋转筒体在壳体内带动物料不断旋转,通过加热电阻带对物料加热。
优选的,所述造粒釜设置有多个温度可调的温度区间,沿物料输送方向所述多个温度区间的温度依次升高;如此设置,满足不同时间段,造粒的不同升温需求。
优选的,所述冷却釜反向设置于所述造粒釜的下方,所述冷却釜与所述造粒釜为等长等容积的筒体;如此设置,优化设备布局,节省设备放置空间,布局科学合理,保证了反应釜和冷却釜最优的运行环境。
优选的,所述造粒釜横向布置,所述造粒釜为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10°,如此设置,通过调整造粒釜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使得造粒釜的进料端与出料端形成坡度,便于调整物料的流速。
优选的,所述冷却釜端部设置有尾气过滤装置;通过过滤装置对生产线的尾气进行过滤。
优选的,所述造粒釜的炉径为30-50cm,所述造粒釜的长度不超过10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连续式负极材料造粒生产线的有益效果是:其包括混料机、造粒釜和冷却釜;所述混料机设置有多个出料口,每个所述出料口下方均设置有卸料器和缓存料仓;所述造粒釜有多个,所述造粒釜为长筒状,多个所述造粒釜并列布置,每个所述缓存料仓与所述造粒釜之间均设置有螺旋进料器;每个所述造粒釜后端均串联设置有冷却釜,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进料装置不断进料,造粒釜不断将出料,实现生产线连续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线布局科学,占地面积小,节约厂房空间;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小,投资小,运行工况稳定,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低,适合连续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造粒生产线的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宝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宝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140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极材料造粒釜用的耐高温烟气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