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进气道堵盖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06636.6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78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肖毅;高骏冬;安平;文革;卢杰;赵胜海;任志文;万丽颖;万志明;王春利;杨佳壁;王天绥;周俊伟;万俊丹;赵政衡;陈尊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7/04 | 分类号: | F02C7/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330095***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气道堵盖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进气道堵盖,属于机械设计技术领域。该进气道堵盖包括外堵盖、内堵盖、伸缩式内壳、两个翼型软膜、密封圈、外堵盖作动器、内堵盖作动器、堵盖连接片和铰链。本申请在飞行器发动机起动前,可增大埋入式进气道的空气捕获面积、提高埋入式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提升进气道和发动机的匹配性能;在发动机起动后完全脱离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气道堵盖。
背景技术
目前飞行器大多使用埋入式进气道作为其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埋入式进气道没有外露唇口,阻力很低,但是基本没有迎风面积,冲压效率不高、总压恢复系数低、进气畸变大。在发动机高空起动时,埋入式进气道冲压效率不高致使空气流量小,并且其总压恢复系数低(最大约0.8),对进气道和发动机的匹配性能造成的很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埋入式进气道冲压效率不高、总压恢复系数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进气道堵盖。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进气道堵盖,包括:外堵盖、内堵盖、伸缩式内壳、两个翼型软膜、密封圈、外堵盖作动器、内堵盖作动器、堵盖连接片和铰链,
所述外堵盖通过所述外堵盖作动器和所述堵盖连接片固定在飞行器上,所述外堵盖作动器和所述堵盖连接片位于飞行器上;
所述内堵盖前端通过所述内堵盖作动器固定在飞行器上,后端通过所述铰链连接至所述外堵盖;
所述伸缩式内壳位于所述内堵盖上,所述伸缩式内壳能够沿着所述内堵盖的长度方向移动;两个所述翼型软膜分别位于所述伸缩式内壳的两侧,可随所述内堵盖旋转而伸展;
所述堵盖连接片为台阶状结构,所述堵盖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外堵盖固定连接,所述进气道堵盖旋转时能够带动所述堵盖连接片旋转并在中间薄弱处折断。
可选地,所述堵盖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外堵盖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翼型软膜由丁腈橡胶制成。
可选地,所述翼型软膜的厚度为0.15~0.25毫米。
可选地,所述外堵盖和所述内堵盖由金属材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外堵盖和所述内堵盖由铝合金制成。
在本申请中,在发动机起动前,进气道堵盖首次分离形成风斗,增大空气来流的捕获面积、提高埋入式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不小于0.95)、提升流场品质,提升进气道和发动机的匹配性能;进气道堵盖完全分离后离开飞行器流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进气道堵盖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进气道堵盖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进气道堵盖使用效果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进气道堵盖使用效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进气道堵盖,包括:外堵盖1、内堵盖2、伸缩式内壳3、两个翼型软膜4、密封圈5、外堵盖作动器6、内堵盖作动器7、堵盖连接片8和铰链9,
外堵盖1通过外堵盖作动器6和堵盖连接片8固定在飞行器上,外堵盖作动器6和堵盖连接片8位于飞行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066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印用打包机
- 下一篇:一种手术室用便捷纱布清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