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管对接套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96532.1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17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辛敏强;栾杰;穆大力;王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1 | 分类号: | A61B17/11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姜展志 |
地址: | 1001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对接 套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管对接套件,其用以将血管断裂处的断裂公端和断裂母端对接,包括箍环和箍夹,所述箍环为圆环形,所述箍夹为“C”形,所述箍环用以套在所述断裂公端外,并由所述断裂公端的端部向外翻折至将所述箍环包敷,再将包敷有箍环的断裂公端伸入到所述断裂母端内,所述箍夹用以套在所述断裂母端外,并夹紧在所述箍环外,以将所述断裂公端和断裂母端对接,如此通过箍环和箍夹将断裂公端和断裂母端进行牢固的接合,且其对接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管对接套件。
背景技术
血管吻合是显微外科手术中的难点,目前人工血管吻合存在效率低,耗时久,吻合口通畅率低等缺点。此外,现有血管吻合器也存在操作复杂、不适用于小动脉吻合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同时操作方便,且血管对接方便的血管对接套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血管对接套件,其用以将血管断裂处的断裂公端和断裂母端对接,包括箍环和箍夹,所述箍环为圆环形,所述箍夹为“C”形,所述箍环用以套在所述断裂公端外,并由所述断裂公端的端部向外翻折至将所述箍环包敷,再将包敷有箍环的断裂公端伸入到所述断裂母端内,所述箍夹用以套在所述断裂母端外,并夹紧在所述箍环外,以将所述断裂公端和断裂母端对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通过箍环和箍夹将断裂公端和断裂母端进行牢固的接合,且其对接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箍环的外侧壁上环向凹设有环槽,所述箍夹在所述箍环外并伸入到所述环槽内以由所述环槽对所述箍夹轴向限位。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箍夹在箍环上的夹紧效果好,而环槽可限制箍夹从箍环上脱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箍环和箍夹均为钛质构件或钛合金构件。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不易腐蚀,且使用寿命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箍环(2)的断截面为圆环形。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与血管的配合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断裂母端、断裂公端以及箍环的配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箍环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箍夹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断裂公端、断裂母端、箍环和箍夹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扩口件的结构简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夹紧钳的结构简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断裂公端扩口时与扩口件的配合图。
图中:1a断裂公端、1b断裂母端、2箍环、21环槽、3箍夹、4扩口件、41锥形件、42手柄、5夹紧钳、51钳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965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架空燃气管抢险时的自由升降平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