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筒灯安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691920.0 | 申请日: | 2021-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07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朱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椒光照明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2 | 分类号: | F21S8/02;F21V23/00;F21V21/04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3 | 代理人: | 孙圣贵 |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筒灯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筒灯安装结构,属于筒灯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筒灯安装牢固程度低的问题。本筒灯包括用于安装灯具的主体,主体的底部边沿具有朝外凸出设置的遮挡外沿,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第三支脚和扭簧,第一支脚与主体相固连,且第一支脚的底端延伸至遮挡外沿处,第二支脚固连在第一支脚的底端,第二支脚的顶部沿竖直方向位于主体的中间处,第二支脚的顶端和第三支脚的顶端相铰接且铰接处设有扭簧,扭簧使第三支脚始终具有抵靠在遮挡外沿上的趋势。本安装结构具有使筒灯安装的牢固程度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筒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筒灯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筒灯是一种嵌入到天花板内光线下射式的照明灯具,筒灯不占据空间,筒灯最大特点就是能保持建筑装饰的整体统一与完美,可增加空间的柔和气氛,减轻空间压迫感。
现有的筒灯,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筒灯灯体及筒灯[申请号:202010989957.9;授权公告号:CN111998273A],筒灯灯体与筒灯的弹簧卡扣卡接相连,筒灯灯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第一灯体与第二灯体沿高度方向组配,第二灯体至少部分套设于第一灯体的外周,且第二灯体与第一灯体之间形成卡簧收容空间,卡簧收容空间内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弹簧卡扣包括容置于卡簧收容空间内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配置为与第一卡接部配合以将第一连接部固定于卡簧收容空间内。
该种结构的筒灯,第一连接部位于筒灯灯体的顶部,安装部的顶部通过扭簧与第一连接部相连,底部延伸至遮挡外沿的外侧,安装部的底部配合遮挡外沿夹持天花板,使筒灯固定,由于安装部是从筒灯灯体的顶部延伸至遮挡外沿的外侧,即安装部的长度较长,而扭簧的扭力是一定的,这就导致安装部夹持天花板时的力相对较小,使筒灯固定时的牢固程度相对较低。同时由于扭簧的位置位于筒灯灯体顶部的边沿处,且凸出设置,占据筒灯灯体顶部的空间,使筒灯灯体的顶部安装接线盒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筒灯安装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筒灯安装的牢固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筒灯安装结构,筒灯包括用于安装灯具的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边沿具有朝外凸出设置的遮挡外沿,其特征在于,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第三支脚和扭簧,所述第一支脚与主体相固连,且所述第一支脚的底端延伸至遮挡外沿处,所述第二支脚固连在第一支脚的底端,所述第二支脚的顶部沿竖直方向位于主体的中间处,所述第二支脚的顶端和第三支脚的顶端相铰接且铰接处设有所述扭簧,所述扭簧使第三支脚始终具有抵靠在遮挡外沿上的趋势。
第二支脚的顶部沿竖直方向位于主体的中间处,即扭簧设置在主体的中间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扭簧设置在主体的顶部,相当于缩短了一半的长度,在扭簧型号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扭簧对第三支脚产生的作用力更大,使第三支脚配合遮挡外沿可以更好的夹紧天花板,从而提高筒灯安装的牢固程度。第二支脚作为过渡支脚,为扭簧的安装提供了位置,同时遮挡外沿是主体的底部边沿朝外凸出设置的,因此遮挡外沿的上方具有足够的空间来放置第二支教、第三支脚和扭簧,合理利用空间。
在上述的一种筒灯安装结构中,所述第一支脚的数量为一根,所述第一支脚的中间固连在主体的顶部,所述第一支脚的两端延伸至遮挡外沿处与第二支脚相固连,所述第一支脚的中间处固连有接线盒。第一支脚是一体式的,第一支脚的中间固连在主体的顶部,第一支脚作为安装载体,使接线盒可以直接安装在第一支脚上,即安装在主体的顶部,合理利用空间,同时第一支脚位于主体和接线盒之间,可以将主体和接线盒隔开。
在上述的一种筒灯安装结构中,所述接线盒呈方形,所述接线盒的边长约等于主体顶部的外径。该种结构,可以更好的利用空间,使接线盒和主体可以更好的相配合,接线盒不会存在卡住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椒光照明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椒光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919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变形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
- 下一篇:一种透水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