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陆基圆池养殖尾水高效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91421.1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95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胡大胜;施金谷;韩书煜;梁怡;乃华革;黄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A01K63/04;C02F11/121;C02F11/02;C05F3/06;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博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63 | 代理人: | 马天鹰 |
地址: | 530012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陆基圆池 养殖 高效 循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陆基圆池养殖尾水高效循环装置及方法,包括陆基圆池、吸污管、鱼粪沉淀池、全自动反冲过滤装置、气液混合泵和鱼粪分离装置,陆基圆池通过吸污管与鱼粪沉淀池连通;全自动反冲过滤装置设有过滤进水管、过滤出水管和反滤出水管,过滤进水管连通于鱼粪沉淀池的上部,反滤出水管连通于鱼粪沉淀池的中部,过滤出水管和气液混合泵的进水端连接,气液混合泵的出水端和陆基圆池上部相通;鱼粪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溢粪管,鱼粪沉淀池通过溢粪管与鱼粪分离装置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对养殖尾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处理效果提升,养殖水的循环效率高,设备占用空间得到降低,解决了陆基圆池养殖尾水养鱼增氧效率不高,处理效果不佳和利用湿地净化养殖尾水湿地面积过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陆基圆池养殖尾水高效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陆基圆池循环水养鱼因其占地少、单位面积产量高、与池塘养鱼和网箱养鱼相比用水少等优势迅猛发展。然而,因基础研究滞后,养殖水质调控技术落后,养殖水体悬浮物含量高,引发了单位面积产量用水量不断增加、病害危害日益严重和养殖尾水处理成本不断上升等问题。在本实用新型之前,陆基圆池循环水养鱼多采用鼓风机微孔增氧和配套相应面积湿地净化养殖尾水的大循环养殖模式,增氧效率不高,湿地净化养殖尾水湿地面积过大,养殖用水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陆基圆池养殖尾水高效循环装置,以解决陆基圆池养殖尾水养鱼增氧效率不高和利用湿地净化养殖尾水湿地面积过大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不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陆基圆池养殖尾水高效循环装置,包括陆基圆池、吸污管、鱼粪沉淀池、全自动反冲过滤装置、气液混合泵和鱼粪分离装置,吸污管两头分别竖直设置在陆基圆池和鱼粪沉淀池内,陆基圆池通过吸污管与鱼粪沉淀池连通;全自动反冲过滤装置设有过滤进水管、过滤出水管和反滤出水管,过滤进水管连通于鱼粪沉淀池的上部,反滤出水管连通于鱼粪沉淀池的中部,过滤出水管和气液混合泵的进水端连接,气液混合泵的出水端和陆基圆池上部相通;鱼粪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溢粪管,鱼粪沉淀池通过溢粪管与鱼粪分离装置连通;鱼粪分离装置包括鱼粪收集池、固液分离导管、固液分离机和鱼粪收集槽,鱼粪收集池的底部设置固液分离导管,通过固液分离导管和固液分离机连通,固液分离机的固体鱼粪出口和鱼粪收集槽连通,固液分离机的余液出口和鱼粪收集池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陆基圆池的上部为圆柱状,下部为圆锥状,陆基圆池以混凝土或金属型材建成,每四个陆基圆池共用一套循环装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位于陆基圆池内的吸污管管壁上设置多个吸污孔,吸污孔外包覆有筛绢网。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吸污管位于鱼粪沉淀池的部分设于过滤进水管的相对侧。
本实用新型能对养殖尾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处理效果提升,养殖水的循环效率高,设备占用空间得到降低,解决了陆基圆池养殖尾水养鱼增氧效率不高,处理效果不佳和利用湿地净化养殖尾水湿地面积过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陆基圆池养殖尾水高效循环装置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914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弯机用冲压件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氮化铝排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