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线元件、包含其的天线装置和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689886.3 | 申请日: | 2021-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14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熙;李在显;崔秉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24 | 分类号: | H01Q1/24;H01Q1/36;H01Q21/24;G09F9/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海胜;宋海花 |
| 地址: | 韩国全***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元件 包含 装置 显示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天线元件、包含其的天线装置和显示装置。根据一实施方式的天线元件包含:以网格结构形成的辐射体;与辐射体连接且以网格结构形成的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以及分别与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连接且以弯曲状的实心结构形成的第一信号焊盘和第二信号焊盘。本实用新型的天线元件能够实现双极化天线。
本实用新型主张于2020年11月5日提交于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20-0146958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公开内容并入本实用新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元件、包含其天线装置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在例如智能手机的构成中,将Wi-Fi、蓝牙等之类的无线通信技术与显示装置结合。在该情况下,可以将天线与显示装置结合来提供通信功能。
最近,由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能够实现高频或超高频通信的天线与显示装置结合。此外,随着透明显示装置以及柔性显示装置之类轻薄、高透明和高分辨率显示装置的发展,需要开发还具有改善的透明度和柔性的天线。
随着显示装置中屏幕尺寸的增加,边框部或遮光部的空间或面积减小。该情况下,能够嵌入天线的空间或面积也受到限制,因此,包含在传递和接收信号的天线中的辐射体可能与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重叠。由此,示装置的图像可能会被天线的辐射体隐藏或者辐射体可能被使用者看到,从而造成图像质量变差。
同时,与一般的仅具有垂直或水平极化波的单极化天线不同,双极化的天线是具有预定角度的两个极化波的天线,其正在成为一种能够降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安装成本和以及操作和维护成本的技术。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不被使用者看到的高频通信的双极化天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元件、天线装置和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天线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以网格结构形成的辐射体;与上述辐射体连接且以网格结构形成的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以及分别与上述第一传输线和上述第二传输线连接且以弯曲状的实心结构形成的第一信号焊盘和第二信号焊盘。
2.如上述1的天线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传输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而与上述辐射体连接,上述第二传输线在第二方向上延伸而与上述辐射体连接。
3.如上述2的天线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方向与上述第二方向彼此交叉。
4.如上述3的天线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方向与上述第二方向之间的角度为80°至100°。
5.如上述2的天线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信号焊盘包含在天线元件的纵向延伸的第一段和在第一方向上从上述第一段延伸而与上述第一传输线连接的第二段,并且,上述第二信号焊盘包含在天线元件的纵向延伸的第三段和在第二方向上从上述第三段延伸而与上述第二传输线连接的第四段。
6.如上述1的天线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辐射体具有菱形,并且上述第一传输线和上述第二传输线分别与上述辐射体的两个相邻边连接。
7.如上述6的天线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传输线和上述第二传输线与各边的中心连接。
8.如上述1的天线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辐射体具有矩形,并且上述第一传输线和上述第二传输线分别与上述辐射体的两个相邻顶点连接。
9.如上述1的天线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天线元件包含可见区域和非可见区域,上述辐射体、上述第一传输线和上述第二传输线设置在可见区域,并且上述第一信号焊盘和上述第二信号焊盘设置在非可见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898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氯化钡纯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制程冷却水系统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