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钢格构叠合层的桥梁扩建改造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683281.3 | 申请日: | 2021-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15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汤表良;张俊;陈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E01D22/00;E01C7/18;E01D101/3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李思思 |
| 地址: | 570100 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钢格构 叠合 桥梁 扩建 改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钢格构叠合层的桥梁扩建改造装置,包括置于钢格构叠合层结构表面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层,钢格构叠合层结构置于既有桥梁的外侧单幅桥梁面板表面,钢格构叠合层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底座、置于底座之间的支撑结构以及置于支撑结构上表面的钢板,支撑结构高度由桥梁外侧至内侧逐渐减小,且钢格构叠合层的上表面形成的坡度与既有桥梁的内侧单幅桥梁表面的坡度相等,钢板下方设有与支撑结构定位的凹槽;本实用新型采能充分的利用既有桥梁,节约资源且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采用组装的形式,施工简便,周期短,各个部件可以同时加工然后拼接,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的扩建改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钢格构叠合层的桥梁扩建改造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交通量出现了大幅度增长,使得早期建设的部分道路、桥梁无法满足现有交通运输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道路和桥梁将需要进行改建和扩建。
道路桥梁的改扩建中往往会有双向行驶改为单向行驶的改扩建方式,考虑改建后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在充分利用既有桥梁的基础上,需要将既有桥梁的双向横坡调整为单向横坡。目前现有的常见调坡方法有:1)全桥拆除重建;2)拆除既有桥梁的桥面系、湿接缝和横向联系,逐个顶升或吊装至新的位置;3)拆除原桥面铺装,浇筑混凝土整体化层实现坡度调整。方法1)的改建成本高、施工工期长,且全部拆除旧桥造成资源浪费,不经济、不环保;方法2)的改建成本也高、施工工序复杂、施工难度大,对桥梁附近场地的要求比较高,且对周边道路交通的影响较大;方法3)造价低、工期短、施工简便,对原桥改动小,但因混凝土整体化层的高度较高,对既有桥梁增加的恒载较大,不利于既有桥梁结构的受力。
由此可知,目前常见的方案从经济性、施工便捷性、结构安全性等角度而言,并不能较好的解决桥梁坡度调整的问题,且现有的技术中其他的技术对于桥梁扩建改造的稳定性不够,使用的寿命不长,且在改建过程中工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钢格构叠合层的桥梁扩建改造装置,解决了目前常见的方案从经济性、施工便捷性、结构安全性等角度而言,并不能较好的解决桥梁坡度调整的问题,且现有的技术中其他的技术对于桥梁扩建改造的稳定性不够,使用的寿命不长,且在改建过程中工作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钢格构叠合层的桥梁扩建改造装置,包括钢格构叠合层结构以及置于所述钢格构叠合层结构表面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所述钢格构叠合层结构置于既有桥梁的外侧单幅桥梁面板表面,所述钢格构叠合层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底座、置于所述底座之间的支撑结构以及置于所述支撑结构上表面的钢板,所述支撑结构高度由桥梁外侧至内侧逐渐减小,且所述钢格构叠合层的上表面形成的坡度与既有桥梁的内侧单幅桥梁表面的坡度相等,所述钢板下方设有与所述支撑结构定位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架、连接杆以及支撑条,所述支撑架横跨相邻的底座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相邻两个底座之间的支撑架顶端之间的两侧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连接杆形成的四边形结构内的对角之间通过所述支撑条交叉连接,所述支撑架、连接杆以及所述底座之间形成的四边形结构内的对角之间通过所述支撑条交叉连接,相邻的所述支撑架之间通过所述支撑条交叉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架为下方开口的梯形条,所述梯形条的顶端倾斜设置,所述梯形条两边斜边之间通过支撑条交叉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杆顶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沥青混凝土铺装层通过置于所述钢板上表面的剪力钉固定连接,所述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并覆盖剪力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海南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832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充电保护的蓄电池
- 下一篇:一种快速去除农田有机氯农药污染的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