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框架式排水井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80038.6 | 申请日: | 202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95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清;侯攀;樊宇姣;袁子有;刘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载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116 | 代理人: | 潘晓盈 |
地址: | 0660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框架 水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框架式排水井,包括弧形拱板圈、圈梁及立柱,所述圈梁的两端分别于所述立柱相连接,所述圈梁与所述立柱环绕组成排水井井架,在所述排水井井架外圈设置若干层堆叠的弧形拱板圈;所述弧形拱板圈为若干弧形拱板环绕拼接而成,所述弧形拱板的两端为拱板翼端,相邻连接的所述弧形拱板通过钢板连接,所述钢板上设有预留孔,所述钢板的预留孔上穿过膨胀螺栓将所述弧形拱板固定在所述立柱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适用,功能完善,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并且可有效解决运行多年的老旧尾矿库排水井立柱型式不规则而造成的拱板不宜安装或封堵不严实的难题,确保尾矿库排水系统正常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框架式排水井。
背景技术
排水井是尾矿库排洪系统中一种常用的进水构筑物,尤其是框架式排水井因其进流能力大,广泛应用于一些大型尾矿库中。框架式排水井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较为简单,井架部分由圈梁、立柱、拱板组成。为便于后期挡水拱板的安装及固定,立柱通常采用T型断面,拱板与立柱之间一般不再设置固定装置。对于一些运行时间较长的老旧尾矿库,由于当时施工不规范或长时间的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立柱断面形状不是规则的T型断面,造成后期拱板安装困难或因封堵不严实存在安全隐患。鉴于以上情况,对于立柱断面形状不规则的框架式排水井,如何通过对拱板的技术改造,进行拱板的制作与安装,从而解决封堵难题、确保尾矿库排水系统正常稳定运行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此外对其他形式如斜槽拱盖板的安装等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框架式排水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多年的老旧尾矿库排水井立柱型式不规则而造成的拱板不宜安装或封堵不严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框架式排水井,包括弧形拱板圈、圈梁及立柱,所述圈梁的两端分别于所述立柱相连接,所述圈梁与所述立柱环绕组成排水井井架,在所述排水井井架外圈设置若干层堆叠的弧形拱板圈;
所述弧形拱板圈为若干弧形拱板环绕拼接而成,所述弧形拱板的两端为拱板翼端,相邻连接的所述弧形拱板通过钢板连接,所述钢板上设有预留孔,所述钢板的预留孔上穿过膨胀螺栓将所述弧形拱板固定在所述立柱上。
优选地,在所述拱板翼端与所述立柱之间设有缝隙,所述缝隙内填充水泥砂浆层。
优选地,所述缝隙的厚度为40mm-60mm。
优选地,在所述拱板翼端与钢板之间还设置有橡胶垫片。
优选地,所述弧形拱板的厚度为100mm~150mm,所述拱板翼端厚度为100mm~150mm。
优选地,所述立柱在每层弧形拱板圈安装高度范围内上下设置2道膨胀螺栓将所述弧形拱板圈固定。
优选地,所述膨胀螺栓型号不小于M14。
优选地,所述钢板厚度不小于6mm。
优选地,在所述弧形拱板还设置有抓手。
优选地,所述水泥砂浆层中所采用的水泥标号不低于M10。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框架式排水井,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框架式排水井,在弧形拱板的两端设置拱板翼端,通过钢板将相邻的拱板翼端连接,并且在钢板的预留孔上穿过膨胀螺栓将所述弧形拱板固定在所述立柱上。这样的结构简单适用,功能完善,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并且可有效解决运行多年的老旧尾矿库排水井立柱型式不规则而造成的拱板不宜安装或封堵不严实的难题,确保尾矿库排水系统正常稳定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800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硫脲制备用冷却结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现有跨河桥梁与新建堤防衔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