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抓取机器人及其目标抓取执行系统及其末端执行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678035.9 | 申请日: | 2021-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80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琼;孔德义;谢淮北;单建华;余贤海;谢晓轩;朱智惟;白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B25J15/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侯晔;金贝贝 |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抓取 机器人 及其 目标 执行 系统 末端 | ||
1.抓取末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臂(120)、运动托盘(129)和传动杆(109),运动托盘(129)设置于支撑臂(120)的内部空腔中,并与传动杆(109)相连,由传动杆(109)驱动其在支撑臂(120)内滑动;支撑臂(120)的前端沿周向环绕设有呈间隔分布的指形夹爪(128),指形夹爪(128)内设有伸缩滑槽,运动托盘(129)的前端对应设有与该伸缩滑槽对应配合的指形伸缩杆(126),运动托盘(129)驱动指形伸缩杆(126)的伸缩开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取末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运动托盘(129)的前端沿周向间隔设有向支撑臂(120)外部延伸的托盘凸爪(121),托盘凸爪(121)内设有对应从支撑臂(120)内部向外部方向延伸的凸爪滑槽(122),指形伸缩杆(126)一端配合嵌入凸爪滑槽(122)内,一端配合嵌入指形夹爪(128)的伸缩滑槽内,伴随运动托盘(129)的滑动,指形伸缩杆(126)在指形夹爪(128)内进行伸缩开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抓取末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指形伸缩杆(126)的一端通过传动连杆(124)配合嵌入在凸爪滑槽(122)内,传动连杆(124)外端部通过连接件(125)与指形伸缩杆(126)连接;传动连杆(124)内端部设有减阻滚轮(123)和连接轴,从而与凸爪滑槽(122)配合运动,传动连杆(124)内端部连接在连接轴上,连接轴两端分别设有减阻滚轮(123)与凸爪滑槽(122)内壁配合滚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取末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指形夹爪(128)为沿周向分布,多组指形夹爪(128)端部呈逐渐收拢的弧形过渡结构,内部对应开设为弧形延伸的伸缩滑槽,指形伸缩杆(126)对应设为呈弧形延伸,多组指形伸缩杆(126)端部形成逐渐收拢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取末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指形夹爪(128)内的伸缩滑槽为贯穿其厚度的贯通槽,且贯通槽的截面内宽外窄,指形伸缩杆(126)对应设为下部较宽顶部较窄,与指形夹爪(128)内的伸缩滑槽紧密配合;指形伸缩杆(126)的端部设有呈扁平状的端扩面(127),指形夹爪(128)的端部对应也设为相配合的扁平状,指形伸缩杆(126)回缩状态时,端扩面(127)与指形夹爪(128)端部保持平齐。
6.目标抓取执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末端执行器,还包括传动箱体(104)和驱动动力,支撑臂(120)设置于传动箱体(104)外部,驱动动力设置于传动箱体(104)内部并用于驱动传动杆(109)的直线往复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目标抓取执行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动力包括驱动电机(105),驱动电机(105)设置于传动箱体(104)内,且驱动电机(105)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齿轮(106),传动杆(109)通过直线轴承(108)设置于传动箱体(104)内,并一端穿过传动箱体(104)继续延伸至与运动托盘(129)连接,传动杆(109)上设有与传动齿轮(106)相配合的齿条区域,驱动电机(105)驱动传动杆(109)进行直线往复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目标抓取执行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电机(105)的输出端还设有传动舵盘,传动舵盘通过联轴传动法兰(107)和传动光轴,最终与传动齿轮(106)相连,传动齿轮(106)安装在传动光轴上,且传动光轴端部通过减阻轴承安装在传动箱体(104)内;传动箱体(104)外部还设有支架(102),支架(102)底部通过连接臂法兰(103)与传动箱体(104)相连,支架(102)上方还依次设有补光光源(101)和视觉传感器(100)。
9.抓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目标抓取执行系统,该目标抓取执行系统安装于机器人的机械手(20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7803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挥发性有机物筛查的顶空进样装置
- 下一篇:工业硅炉外精炼抬包底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