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压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668155.0 | 申请日: | 2021-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15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栾宇豪;毛镠;钟飞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远景睿泰动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139;B30B9/00;B30B15/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42 | 代理人: | 陈程 |
| 地址: | 21444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压设备,包括上压板组件、位于上压板组件下方相对设置的下压板组件以及设置在上压板组件和/或下压板组件上的加热组件,上压板组件可操作地相对于下压板组件移动。下压板组件包括:底板、一对固定板以及中间顶升板。底板与上压板组件相对设置并隔开。一对固定板设置在底板上并位于上压板组件和底板之间,并且相对设置并相间隔开形成间隔区,其间距由底板的方向朝上逐渐变大。中间顶升板可操作地相对于上压板组件的方向顶升离开或下降进入间隔区,且中间顶升板位于底板上时,其侧壁与一对固定板形成间隔区的侧壁靠拢。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一对固定板与中间顶升板摩擦产生碎屑异物,提升产品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压设备。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极片生产完成后,采用卷绕或叠片将正、负极极片和隔膜组装制造形成基本的电芯,由于锂离子电池内部的极片及隔膜结构比较松散,因此,还需要对制造完成的裸电芯进行热压整形,改善锂离子电池的平整度,使电芯厚度满足要求并具有高度一致性,同时消除隔膜褶皱,赶出电芯内部空气,使隔膜和正负极极片紧密靠拢在一起,缩短锂离子扩散距离,降低电池内阻。
在现有热压机构中,一般包括一个上压板和一个下压板。首先将裸电芯放置于热压机构中的底板上,上压板在设定压力下下压。运行过程中,加热上压板,上压板再将热量传递给置于下底板上的裸电芯,通过控制热压温度、压力及时间等关键工艺参数,完成锂离子电池的热压工序。
现有的分体式方形热压机构为保证热压过程中裸电芯表面不产生压印,往往要将中间顶升底板与两侧固定压板的间隙设置地较小。同时,金属材质的底板在受热作用下往往会发生膨胀变大,进一步压缩了原有的间隙,这常常导致中间顶升底板在升降过程中会与两侧固定压板发生摩擦,产生碎屑异物。而生成的碎屑异物如不及时清洁,又会对电芯产生异物的风险,长久以往,粘附在底板中,甚至会使电芯表面出现凹坑,形成重大的产品缺陷,且降低产品的合格率。
另外,由于现有技术中,中间顶升底板与电芯的接触面积较小,则在热压过程中,电芯容易倾斜变形,电芯在转移过程中也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压设备,能够避免一对固定板与中间顶升板摩擦产生碎屑异物,减少异物风险,避免对电芯品质产生可能的损伤,且热压后的电芯不易产生倾斜变形,提升产品合格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热压设备,包括上压板组件、下压板组件和加热组件,所述上压板组件可操作地相对于所述下压板组件移动,所述下压板组件与所述上压板组件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上压板组件下方,且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上压板组件和/或所述下压板组件上所述下压板组件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上压板组件相对设置并隔开;
一对固定板,所述一对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位于所述上压板组件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一对固定板相对设置并相间隔开形成间隔区,且所述一对固定板之间的间距由下至上逐渐变大;以及
中间顶升板,所述中间顶升板可操作地相对于所述上压板组件的方向顶升离开或下降进入所述间隔区,且所述中间顶升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时,所述中间顶升板的侧壁与所述一对固定板的形成所述间隔区的侧壁靠拢。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中间顶升板在顶升及下降过程中,与一对固定板的间距保持大于初始间距,初始间距为中间顶升板位于底板上时中间顶升板与一对固定板之间的间距,而即使一对固定板与中间顶升板受热发生膨胀使得其间距变小,仍能够避免中间顶升板与一对固定板之间产生摩擦,进而避免产生碎屑异物,电芯表面不会产生凹坑,提升产品合格率。另外设置一对固定板之间的距离由底板朝向上压板组件的方向逐渐变大,即设于其间的中间顶升板的横截面也随之逐渐变大并大于现有技术中与电芯接触的上表面的面积,则电芯与其接触面积增大,电芯转移至该设备上会更加平稳,降低了热压过程中电芯的倾斜变形程度,进一步提升产品合格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远景睿泰动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远景睿泰动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681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刹车装置的地铁轨道平板车
- 下一篇:一种磁式非接触式探针系统及探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