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频吸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665025.1 | 申请日: | 2021-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85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楠;梁永生;李兴里;雷晓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半岛医疗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18/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陈文斌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射频吸脂装置,射频吸脂装置包括:吸脂管、外电极、手柄、射频模块、连接杆和振动机构;通过在吸脂管上设置内电极,在吸脂管的外部设置外电极并在手柄设置与内、外电极电连接的射频模块,射频模块分别在内电极和外电极上加载不同的电信号,使内电极周围的脂肪细胞中的极性水分子产生共振,摩擦产生热,从而达到给脂肪细胞加热的目的,来达到脂肪液化的目的。此外,在吸脂过程中,脂肪在吸脂口的前方,通过设置振动装置使吸脂管往复运动,加快了吸脂效率。通过射频生物热效应,刺激手术部位胶原蛋白的再生,达到紧致皮肤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射频吸脂装置。
背景技术
吸脂通俗地说就是抽取脂肪。吸脂就是利用一个负压真空吸引器与一种金属的末端带有吸孔的吸引管相连,通过皮肤的小切口进入皮下,将局部堆积的脂肪组织吸出,以改善肥胖体型的一种方法。吸脂减肥技术有多种:负压吸脂:向吸脂部位注射肿胀液,再通过隐蔽小切口将连接真空负压泵的金属吸管放置皮下,将局部堆积的脂肪组织通过负压吸出;超声吸脂:利用高能低频超声波的物理化学效应选择性地破坏皮下脂肪组织,生成脂肪乳化液后再用负压吸引将其抽出体外的一种吸脂方法,是负压吸脂的增强技术手段;光/光纤吸脂:利用脂肪定位器正确定位脂肪层,用极其细微的光纤导管伸入脂肪层,运用激光发射的高能量分解脂肪细胞,然后用光纤减脂针头把融解的脂肪引流出来。以上操作会使手术部位的脂肪被抽走,导致该部位的皮肤松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射频吸脂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术部位皮肤松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射频吸脂装置,包括:
手柄;
吸脂管,一端设置于所述手柄;
内电极,设置在所述吸脂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
连接杆,设置在所述吸脂管的一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
外电极,设置在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所述外电极正对所述内电极;
射频模块,分别与所述内电极和外电极电连接;
振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吸脂管沿着吸脂管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射频模块和振动机构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电极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内电极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在外力作用下可发生弹性形变,使所述外电极朝向所述内电极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手柄铰接设置;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外电极的一端在外力作用下,使所述外电极靠近或远离所述内电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吸脂管的振幅为1~5mm,振动频率为1kHz~10kHz;所述外电极的工作温度的范围为35~45℃,内电极的工作温度的范围为45~10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振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内部的线性马达,以及设置在所述手柄外部,并与所述线性马达的移动端连接的连接件,所述吸脂管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吸脂管靠近所述手柄的一端在所述连接件上形成连接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吸脂管为金属管,所述吸脂管外部设置有绝缘层,所述吸脂管与所述外电极对应的一端裸露设置以构成所述内电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射频吸脂装置还包括主机和泵体,所述射频模块、控制模块和泵体位于所述主机中,所述泵体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半岛医疗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半岛医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650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壁挂组件和壁挂式擦背机
- 下一篇:一种放卷主动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