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圈吸笔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62577.7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64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朵久;韦义壮;张勇;罗吉祥;宗刚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长步道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5/06 | 分类号: | B25J1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本晋 |
地址: | 410117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圈吸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圈吸笔,包括:吸笔主体,吸笔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吸气主通道,吸笔主体设置有与隔圈内径相适配的插接部,插接部的侧壁设置有连通吸气主通道的吸气孔。能够有效的提升隔圈组装效率,还能解决因为用镊子组装隔圈造成的装倾斜等造成导致整颗镜头的报废的问题,且可以通过吸取隔圈内壁解决因隔圈端面可吸附范围较小而吸附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隔圈吸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圈吸笔。
背景技术
传统的镜头隔圈组装是通过镊子夹取隔圈放置于镜头中,但该方式容易造成隔圈倾斜现象,导致镜头失效。为解决上述问题,众多厂商设计了隔圈吸笔,隔圈吸笔主要是一个中心镂空的圆柱体,通过将笔头的吸气孔紧贴隔圈的端面,起到吸附隔圈的作用,从而防止隔圈安装倾斜。
当隔圈端面的可吸附范围较小时,现阶段的隔圈吸笔无法起到很好的吸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隔圈吸笔,能够通过吸取隔圈内壁的方式解决因隔圈端面可吸附范围较小而吸附效果不好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圈吸笔,包括:吸笔主体,所述吸笔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吸气主通道,所述吸笔主体设置有与隔圈内径相适配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侧壁设置有连通所述吸气主通道的吸气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隔圈吸笔在吸笔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插接部与隔圈内径相适配,插接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吸气主通道的吸气孔,通过将插接部插入至隔圈内部,然后插接部侧壁上的吸气孔吸附隔圈,能够通过吸取隔圈内壁的方式解决因隔圈端面可吸附范围较小而吸附效果不好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接部的长度与所述隔圈的长度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笔主体还设置有与所述插接部连接的握持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握持部的形状设置为圆柱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接部至少设置有2个以上的吸气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接部为白钢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握持部为白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圈吸笔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圈吸笔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圈吸笔的插接部剖面图。
标号说明:
100、握持部;200、插接部;300、吸气主通道;400、吸气孔;500、隔圈;600、镜头金属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长步道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长步道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625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预防水土流失的治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善铝浆印刷印刷效果的新型刮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