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埋式传感器的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658133.6 | 申请日: | 2021-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95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植;贾斌;魏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11/00 | 分类号: | G01D11/00;G01D11/30;E04B1/41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李晓 |
| 地址: | 61008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埋式 传感器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埋式传感器的固定装置,涉及建筑领域,主要用于解决以上现有传感器固定装置施工效率低,对传感器保护不到位,且受现场条件影响限制大的问题。其主要结构包括:盖板,连杆和卡板,连杆设置在盖板和卡板之间连接盖板和卡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埋式传感器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灵活性好,不需要现场进行裁料,方便施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埋式传感器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建筑结构所谓关机国计民生的公共性建筑,同时也可能是一个地方的地标性建筑。由于大型建筑结构大量采用钢材、膜材、高强钢索、铝合金等新型材料,在其服役期限内除了材料自身性能会不断退化、老化外,还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风、地震、疲劳、超载等自然损害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结构受损、承载能力降低,甚至会使其受破坏而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2007年1月雨雪、大风及材料老化导致温哥华体育场屋顶坍塌,2010年12月鄂尔多斯那达慕大会主会场坍塌等。这类场馆使用时人流集中,密度大,安全问题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重大工程结构的安全性,需要对该类重大工程结构进行有效的安全检测。随着针对大型公共建筑的结构健康监测越来越普遍,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内埋式传感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在将传感设备内埋入混凝土结构梁、柱、板、墙内部时,目前仍采用将其附着绑扎在竖向钢筋上,或设置钢筋笼保护传感设备等方法。以上方法施工效率低,对传感器保护不到位,且受现场条件影响限制极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埋式传感器的固定装置,以解决传统传感器固定装置施工效率低,对传感器的保护不到位,受现场条件影响限制大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埋式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卡住建筑体内部钢筋的盖板和卡板,用于安装传感器的连杆连接盖板和卡板。卡板和盖板卡在钢筋上,由连杆连接,传感器通过扎带连接在连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与连杆的连接处设置滑槽。连杆可以在滑槽中移动,调节连杆位置,便于连接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设漏料孔。方便细骨料流入,并避免粗骨料流入,以保证密实度的同时,减少浇注混凝土粗骨料的冲击作用导致传感器的破坏。
进一步的,所述卡板上设防滑面,在卡板卡住钢筋的时候防止卡板发生滑移,增加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与卡板和盖板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拆卸,方便施工,有方便运输存放。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为螺纹杆,与卡板螺纹连接,与盖板用螺母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螺母为蝶形螺母。方便工人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灵活性好,不需要现场进行裁料,方便施工;
二、本实用新型适用性好,可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梁、板、柱、墙等各种场景;
三、本实用新型安全性能好,盖板的设置,既方便系骨料流入,又避免粗骨料流入冲击传感器,造成传感器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楼板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结构梁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结构柱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零部件名称:
1—盖板,2—连杆,3—卡板,4—螺母,5—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581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检测精度的镜头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折叠单人沙发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