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续式网带淬火炉的输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649968.5 | 申请日: | 2021-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92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治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恒鹏热处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52;C21D1/6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静海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连续 式网带 淬火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连续式网带淬火炉的输送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部开设有容纳腔,该容纳腔内设有传输机构,且炉体上端开设有入料口,该入料口正对于传输机构的上端面,该传输机构包括第一网带,该第一网带端面正对于入料口和第一喷火枪底端面,且两个第一辊轮通过第一网带包裹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设置,在输送料体过程中用低速输送和第一喷火枪进行对料体进行淬火,有利于料体体积较大时,保证料体在淬火炉内得到充分的淬火处理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淬火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续式网带淬火炉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加热热处理铁铸件时,待加热物体进入箱体式加热炉温度加热至800-900度,通过履带式传输带让物体进入淬火液箱,在淬火液里淬火2-3分钟,通过履带式传输带让物体进入回火网带炉,回火网带炉的温度300-400度,回火时间2-3分钟,增强物体韧性,通过履带式传输带把物体输送出炉口,完成热处理过程。
其中经过处理后的铁铸件沿着上料装置传送到淬火液箱内,现有的上料装置存在以下不足:当铁铸件在传送带上传送时,由于铁铸件体积较大,传送到淬火炉内得不到充分的淬火处理,此时一般会停止对铁铸件的上料,在工件淬火完成后,传输机构把工件送往冷却箱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大量工件温度下降,造成工件质量不稳定,降低使用率,提高了生产成本。
因此,发明一种用于连续式网带淬火炉的输送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连续式网带淬火炉的输送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部开设有容纳腔,该容纳腔内设有传输机构,且炉体上端开设有入料口,该入料口正对于传输机构的上端面,该传输机构包括第一网带,该第一网带端面正对于入料口和第一喷火枪底端面,且两个第一辊轮通过第一网带包裹连接,该第一辊轮位于容纳腔上部,且第一辊轮两端连接于容纳腔两侧壁上,其中,该第一辊轮两端连接有带轮,该带轮通过传动带包裹在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喷火枪位于容纳腔的顶壁上,且第一网带下端设有隔板,该隔板下端并列连接有第二喷火枪,该第二喷火枪下端设有第二网带,该第二网带与第一网带结构相同,所述炉体一侧连接有转动机构,该转动机构包括支架体,该支架体位于转动机构内部顶端,且支架体下端连接有电机,该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齿轮,该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且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三齿轮,该第三齿轮啮合设有第四齿轮。
所述第一网带一端设有挡料板,且第一网带一端相对于挡料板前端面设置,该挡料板连接在容纳腔一侧顶壁上。
所述第二网带一端开设有送料口,且第二网带另一端位于挡料板底端设置。
所述第二齿轮连接在第一辊轮顶端,第二齿轮位于转动机构内部侧壁上。
所述第三齿轮套设在固定转轴外表面上,且第三齿轮位于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中间设置。
所述第四齿轮连接在第二辊轮顶端,且第四齿轮位于转动机构内部侧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设置,在输送料体过程中用低速输送和第一喷火枪进行对料体进行淬火,有利于料体体积较大时,保证料体在淬火炉内得到充分的淬火处理降低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件淬火完成后,送往冷却箱的过程中,让工件继续保持一段刚淬火完成的温度,提高工件质量,加强使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传输机构的半部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恒鹏热处理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恒鹏热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499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收纳装置
- 下一篇:分流组件及换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