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取出线性提升材料的雕刻刀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48630.8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95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志成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郑兴旺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取出 线性 提升 材料 雕刻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取出线性提升材料的雕刻刀,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剪刀和镊子配合取出线性提升材料困难、操作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柄、刀头;该雕刻刀采用一体化结构;刀头包括弯曲部和连接部,弯曲部为扁平状,且弯曲部的后端到尖端厚度逐渐变薄;弯曲部内侧设有刀刃;该雕刻刀通过对刀头的结构和尺寸进行优化,有利于使用者操作达到既切断组织间的纤维条索,又不会切断线性提升材料的效果,从而将线性提升材料取出,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另外,该雕刻刀带有两种不同尺寸的刀头,能够对大小和深度不同的切口进行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美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取出线性提升材料的雕刻刀。
背景技术
面部线性提升又称面部线雕,是指将可吸收的特殊蛋白质线植入到皮下脂肪的浅层及深层,通过线体的提拉,可以抗衰、提升面部线条,从而改善皱纹、松弛等现象,达到紧肤、面部年轻化的效果。
当人体进行面部线性提升后,有时会出现线体异位、线体外显等现象,需要取出线材。而在取出线性提升材料时,目前,临床上没有专用的取线工具,常规做法是先用刀片切开皮肤,再使用剪刀与镊子配合寻找和夹取线性提升材料,但由于线性提升材料本身圆润、光滑、细小,且线性提升材料蓝色降解后为无色,所以取出线性提升材料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取出线性提升材料的雕刻刀,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剪刀和镊子配合取出线性提升材料困难、操作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取出线性提升材料的雕刻刀,包括:手柄和刀头;所述雕刻刀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刀头包括弯曲部和连接部;所述弯曲部为扁平状,且弯曲部的后端到弯曲部的尖端厚度逐渐变薄;弯曲部内侧设有刀刃。
可选地,所述刀头有两个,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手柄的两端;相应的两个弯曲部处于同一平面内,且弯曲方向相反;连接部靠近手柄一端的径向尺寸大于靠近弯曲部一端的径向尺寸。
可选地,所述手柄通过过渡结构与两个刀头连接。
可选地,所述手柄横截面为圆形。
可选地,所述过渡结构的大端直径为6mm,过渡结构的小端直径为4mm。
可选地,两个刀头的尺寸不同。
可选地,两个刀头分别记为第一刀头和第二刀头;第一刀头和第二刀头对应的弯曲部和连接部分别记为第一弯曲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弯曲部、第二连接部;
该雕刻刀的总长度为140mm;所述手柄的两端至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顶点距离均为40mm;所述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的尖端至对应后端的直线与手柄所在直线的夹角均为80°。
可选地,第一弯曲部的外侧弧长为10mm,内侧弧长为5mm;第一弯曲部尖端到第一弯曲部后端的直线距离为5mm;第一弯曲部尖端到第一弯曲部顶点的轴向距离为3.6mm;第一弯曲部后端的宽度为1.2mm;第一弯曲部外侧最大厚度为0.6mm;
第二弯曲部的外侧弧长为6mm,内侧弧长为3mm;第二弯曲部尖端到第二弯曲部后端的直线距离为3mm;第二弯曲部尖端到第二弯曲部顶点的轴向距离为2.1mm;第二弯曲部后端的宽度为1mm;第二弯曲部外侧最大厚度为0.5mm。
可选地,所述手柄的外表面具有网纹滚花,起到防滑和增加握感的作用。
可选地,手柄、刀头的材料为06Cr19Ni10。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志成,未经孙志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486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注塑件成型的高效冷却装置
- 下一篇:芦苇基生物降解新材料型包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