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43755.1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31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斌;田建成;仝传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9/18 | 分类号: | B60C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鑫 |
地址: | 26604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胎。轮胎包括:胎侧;胎面,位于胎侧的内侧,胎面包括带束层和设置在胎侧与带束层之间的带束层垫胶;钢圈;胎体,包括胎体本体部和与胎体本体部连接的胎体反包部,胎体反包部包裹钢圈,胎体的至少部分位于胎侧与带束层垫胶之间,以与胎侧和带束层垫胶围绕形成安装腔;填充部,填充部设置在安装腔内,以与安装腔的腔壁相贴合。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胎体、胶部件及胎侧之间易出现较大缝隙而导致成品胎脱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胎。
背景技术
目前,轮胎内部胶部件之间或胶部件内部易出现脱空、气泡等问题,即成品胎脱层问题,若轮胎出现上述问题,由于脱空处的胶料硬摩擦导致轮胎脱空面积急剧增加,最终导致轮胎爆裂,丧失使用性能。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案:
1、增加胎体密度,然而在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由于钢丝间距变小,压延难度增加,且成品胎钢丝会因间距过小摩擦过大,极易造成钢丝断裂。
2、增加钢丝直径,即帘线压延厚度增加,同时控制钢丝根数,确保成品钢丝最小间距在0.3mm以上。然而,随着钢丝直径的增加,胎体厚度相应变厚,导致胎体和胶部件之间会出现较大的缝隙,若该缝隙处理不好,极易造成成品胎的脱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胎体、胶部件及胎侧之间易出现较大缝隙而导致成品胎脱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胎,包括:胎侧;胎面,位于胎侧的内侧,胎面包括带束层和设置在胎侧与带束层之间的带束层垫胶;钢圈;胎体,包括胎体本体部和与胎体本体部连接的胎体反包部,胎体反包部包裹钢圈,胎体的至少部分位于胎侧与带束层垫胶之间,以与胎侧和带束层垫胶围绕形成安装腔;填充部,填充部设置在安装腔内,以与安装腔的腔壁相贴合。
进一步地,填充部与安装腔的腔壁粘接。
进一步地,填充部为填充胶。
进一步地,填充部为楔形结构,沿胎体至安装腔的方向上,楔形结构的厚度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楔形结构的宽度d大于或等于40mm。
进一步地,楔形结构的厚度最大值S1大于或等于4mm。
进一步地,楔形结构的厚度最小值S2大于或等于0.8mm且小于或等于1.2mm。
进一步地,填充部为一个;或者,填充部为多个,多个填充部沿轮胎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胎体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6mm。
进一步地,胎体本体部、胎体反包部及钢圈之间围绕形成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内设置有三角胶条。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胎体的至少部分伸入胎侧与带束层垫胶之间,以与胎侧和带束层垫胶围绕形成安装腔,填充部设置在安装腔内,以与安装腔的腔壁相贴合。这样,填充部用于对胎体、胎侧及带束层垫胶之间形成的安装腔进行填充,以减小胎体、胎侧及带束层垫胶之间的缝隙,避免成品轮胎发生脱层现象而影响轮胎的正常使用,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胎体、胶部件及胎侧之间易出现较大缝隙而导致成品胎脱层的问题,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轮胎的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轮胎的填充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437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照明工程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路板式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