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返流误吸的胃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642656.1 | 申请日: | 2021-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02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雅倩;马晓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M25/10;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幸祥;杨东炜 |
| 地址: | 31002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返流误吸 | ||
一种防止返流误吸的胃管,包括胃管管体和固定套设在胃管管体中前端的第一、第二可充气套囊,第一、第二可充气套囊内部具有空腔,第一、第二可充气套囊充气后能扩张呈椭圆球状,以封闭患者食管防止胃内容物流出误吸入肺中;第一可充气套囊的后端连接有第一充气软管,第一充气软管紧贴着胃管管体的外侧管壁向后延伸至胃管管体后端,并于胃管管体后端脱离胃管管体继续向后延伸与第一充气球囊连接;第一充气球囊的后端设有充气接口,充气接口包括弹簧活塞容纳腔和注射器接口。第二可充气套囊通过第二充气软管与第二充气球囊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可充气套囊封闭食道,防止麻醉后胃内容流出吸入肺中,从而降低返流误吸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返流误吸的胃管。
背景技术
返流误吸是麻醉诱导阶段最致命的风险事件之一,尤其在急诊肠梗阻等饱胃患者中发生率高,其机制是胃内容物流出并进入肺中,轻者可导致患者肺炎、肺不张;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ICU停留时间增加,治疗困难,死亡率极高。无论对于患者还是麻醉医生,都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在目前防止返流误吸的措施中包括快诱导及留置粗大胃管吸引,但临床工作中不难发现,目前常用的胃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经常因胃管贴壁、位置不合适或内容物颗粒较大等原因难以对患者胃内容物进行充分的吸引,导致返流误吸事件时有发生,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返流误吸的胃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返流误吸的胃管,包括胃管管体和固定套设在胃管管体中前端的第一可充气套囊和第二可充气套囊,第二可充气套囊位于第一可充气套囊的后方;第一可充气套囊、第二可充气套囊内部均具有空腔,第一可充气套囊、第二可充气套囊充气后能扩张呈椭圆球状,以封闭患者食管防止胃内容物流出误吸入肺中;以胃管管体插入患者胃中的一端为前端,以胃管管体留在患者体外的一端为后端;
所述第一可充气套囊的后端连接有第一充气软管,第一充气软管紧贴着胃管管体的外侧管壁向后延伸至胃管管体后端,并于胃管管体后端脱离胃管管体继续向后延伸与第一充气球囊连接;第一充气球囊的后端设有充气接口,充气接口包括弹簧活塞容纳腔和注射器接口,弹簧活塞容纳腔内设有弹簧活塞;弹簧活塞包括活塞头,活塞头的正面对准注射器接口,活塞的背面连接有弹簧;
所述第二可充气套囊设置在第一充气软管和胃管管体的外侧,第二可充气套囊的后端连接有第二充气软管,第二充气软管与第一充气软管对称设置在胃管管体上;第二充气软管紧贴着胃管管体的外侧管壁向后延伸至胃管管体后端,并于胃管管体后端脱离胃管管体继续向后延伸与第二充气球囊连接,第二充气球囊与第一充气球囊的结构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充气软管、第二充气软管与胃管管体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可充气囊套设置在距离胃管管体头端20cm处,第二可充气套囊设置在距离胃管管体头端25cm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可充气套囊、第二可充气套囊封闭食道,防止麻醉后胃内容流出吸入肺中,从而降低返流误吸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第一可充气套囊、第二可充气套囊两个套囊,更加确保应用中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下)。
附图标记说明:1、胃管管体;2、第一可充气套囊;3、第一充气软管;4、第一充气球囊;5、弹簧活塞;6、管芯;7、第二可充气套囊;8、第二充气软管;9、第二充气球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426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毛毯蒸化固色的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加工效率高的自动缝纫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