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自动化设备的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42003.3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36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柳应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应春 |
主分类号: | B65G41/00 | 分类号: | B65G41/00;B65G21/10;B65G15/2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自动化 设备 转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自动化设备的转运装置。在底板顶部固定设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施力臂垂直向上穿过承接板与放置框架连接,承接板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与连动杆的一端连接,连动杆的另一端通过滑动块与设置在底板上的滑动轨道滑动连接;放置框架上设有提升机,提升机两侧分布有若干组延展臂,延展臂上安装有若干组外端设置导接板的转运工架。本案利用多组可调式转运工架结构,可对加工零件进行分类保存与多方位调整转运,自动化程度较高,转运操作精确到位,有效提高了工业自动化设备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机械配件进行自动化转移运输的机器,尤其是一种工业自动化设备的转运装置,属于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自动化是涉及机械、微电子、计算机等技术领域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在工业生产中以各种参数为控制目的,实现各种过程控制,在整个工业生产中,尽量减少人力的操作,而能充分利用动物以外的能源与各种资讯来进行生产工作,即称为工业自动化生产,而使工业能进行自动生产之过程称为工业自动化。如今,自动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力、建筑、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领域,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技术手段。
随着现代工业化不断发展,大多数工厂需要转运的加工零件越来越多,如果继续采用人工移动转运零件的方式,不仅使得整个转运过程费时费力,还会耽误其它机械加工流程的工作效率。所以,有必要对现有的转运装置进行改进,以满足不断提升的工业自动化生产之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工业自动化设备的转运装置,以方便对大量加工零件进行转运处理,在省时省力的基础上,提高机械加工流程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工业自动化设备的转运装置,包括底板与放置框架,其特点是: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设有液压缸,并通过液压缸的施力臂垂直向上穿过承接板与放置框架相连接,所述承接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均与连动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动杆的另一端通过滑动块与设置在底板上的滑动轨道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连动杆、滑动块及滑动轨道一一对应自成一组,两组之间以液压缸的轴线为基准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放置框架上设有提升机,所述提升机的两侧等距分布有若干组延展臂,并通过所述延展臂安装有转运工架,所述若干组转运工架的外端均设有导接板。
进一步地,上述的工业自动化设备的转运装置,其中:所述放置框架底端靠近四角的部位分别设有四个固定槽,四根伸缩杆自上而下对应嵌装于各固定槽内,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的工业自动化设备的转运装置,其中:所述放置框架的内部还设有安装座与回收槽,所述安装座嵌设于放置框架的内底部,通过安装座与提升机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回收槽分别安装于安装座的左右两侧,且回收槽与转运工架之间相适配。
进一步地,上述的工业自动化设备的转运装置,其中:所述转运工架包括输送带、驱动托辊、驱动链轮、带动轮、传动带、驱动轴、驱动电机、从动托辊、从动链轮及滚动链条,所述输送带设于转运工架的内部,并与驱动托辊、从动托辊及滚动链条首尾相连,形成包括运送物料的张紧环路并作周期性运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输送带内部,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通过轴承与环形的传动带的一端缠绕固定,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缠绕于驱动托辊中部设置的带动轮上,所述驱动托辊的两端分别设有驱动链轮,所述驱动链轮均通过滚动链条与从动托辊两端设置的从动链轮对应连接并形成闭合环路。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工业自动化设备的转运装置,其中:所述驱动托辊、从动托辊的两端均设有旋转轴,通过旋转轴分别与转运工架内侧壁设置的转槽转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工业自动化设备的转运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安装于输送带的内部,所述支架表面设有电线穿插孔,并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输送带上。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工业自动化设备的转运装置,其中:在底板的底端固定设有支腿,所述支腿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支腿分别设置在底板底部四角位置,支腿底部均固定设有移动滚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应春,未经柳应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420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