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却支撑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包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641781.0 | 申请日: | 2021-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88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许超;樊少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7;H01M10/6568;H01M50/258;H01M50/204;H01M50/244;H01M50/24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鑫 |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支撑 结构 具有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支撑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包,冷却支撑结构,用于支撑电池包内的电池模组并对电池模组进行冷却,冷却支撑结构包括:冷却板,冷却板内设置有多个用于供冷却液流过的流体通道;多个第一侧板,多个第一侧板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布置在冷却板的第一侧,相邻两个第一侧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电池模组的第一容纳腔;多个第二侧板,多个第二侧板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布置在冷却板的第二侧,相邻两个第二侧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电池模组的第二容纳腔。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支撑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的铸铝支架和水冷板无法集成为一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却支撑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产业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燃油汽车逐步被新能源汽车所代替,其中纯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正在兴起,许多的传统燃油车平台直接通过将发动机结构更换为动力电池包结构,从而将汽车动力源由燃油更换为电池。
随着新能源补贴程度的下降,低成本的电池包设计成为各大电池厂的研发设计的重点,在有限的空间内如何设计出更加轻量化、集成化、装配简单且具有高强度的电池包结构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话题。
但是,现有技术中电池包中的电池模组的铸铝支架和水冷板无法集成为一体,两者分体设计所占用的空间较大且装配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支撑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的铸铝支架和水冷板无法集成为一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却支撑结构,用于支撑电池包内的电池模组并对电池模组进行冷却,冷却支撑结构包括:冷却板,冷却板内设置有多个用于供冷却液流过的流体通道;多个第一侧板,多个第一侧板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布置在冷却板的第一侧,相邻两个第一侧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电池模组的第一容纳腔;多个第二侧板,多个第二侧板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布置在冷却板的第二侧,相邻两个第二侧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电池模组的第二容纳腔。
进一步地,第一侧板为两个,两个第一侧板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冷却板设置,以使第一容纳腔的腔体为长方体形状;和/或第二侧板为两个,两个第二侧板之间所形成的第二容纳腔的靠近冷却板一侧的腔体的宽度沿远离冷却板的方向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冷却板由铝型材挤压成型;和/或第一侧板由铝型材挤压成型;和/或第二侧板由铝型材挤压成型。
进一步地,冷却板包括沿第三预设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主板体以及环绕两个主板体之间的间隙的周侧布置的两个第一侧板体和两个第二侧板体,以共同围成用于容纳冷却液的流体空间;流体空间内设置有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挡板,以将流体空间分隔为流体通道。
进一步地,两个第一侧板体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布置且相对设置,两个第二侧板体沿第二预设方向间隔布置且相对设置;多个挡板包括多个第一挡板和多个第二挡板,任意相邻两个第一挡板之间均设置有一个第二挡板;其中,各个第一挡板的一端与第一个第二侧板体连接,各个第一挡板的另一端与第二个第二侧板体间隔设置;各个第二挡板的一端与第二个第二侧板体连接,各个第二挡板的另一端与第一个第二侧板体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冷却板的两个主板体、两个第一侧板体以及多个挡板一体成型;各个第二侧板体与相应的主板体和第一侧板体之间均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冷却板的靠近第二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以通过进液管和出液管将流体通道与外部的供液装置连通。
进一步地,各个第一侧板的靠近相应的第一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云母板;和/或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多个螺母,以用于安装电池包的BMS主板;和/或第一侧板和/或第二侧板上设置有多个减重孔。
进一步地,第二侧板与电池包的下壳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417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柜柜门与一体化组合电器联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稳定性好的智慧路灯灯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