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638245.5 | 申请日: | 2021-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11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辛武根;徐萍;季雅楠;郑浩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2B6/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邢涛 |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多个灯条和导光板,多个灯条固定安装在背板上,且在背板上间隔均匀排布,导光板安装在背板上;灯条包括灯带和多个灯珠,多个灯珠均匀排列,固定在所述灯带上;其中,导光板朝向所述灯条的一侧设有多个凹槽,凹槽与灯条对应设置;多个灯条可选择性的开启。本申请通过在背板上安装多个灯条,且在导光板朝进向灯条的一侧设置多个与灯条对应的凹槽,凹槽对应覆盖在灯条上,而且灯条可选择性的开启,其中,灯条的灯珠为普通的LED灯珠,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电路对灯条进行单独控制,结合凹槽均匀调光作用,以实现背光模组的局部动态调光。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装置高端市场对高速数据传播技术等的需求,显示装置的背光需实现亮度可调节功能,以实现背光模组的动态分区,以此提高了背光模组的对比度,从而提高背光模组的显示效果。目前通常使用的技术是通过Mini LED(Mini Light Emitting Diode,迷你发光二极管,简称Mini LED)背光模组技术,实现背光模组的动态分区,但此方案需要Mini LED灯板和量子膜搭配形成白色光源,成本上相对较高;另外一种普遍技术是使用普通封装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简称LED)灯件为直下式LED灯板,用以实现分区调光,但是由于此灯板一般为以模组大小的面积进行,通过在灯板内设置若干分区电路控制,所以电路内部控制相对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实现低成本、控制简单、亮度均匀的背光模组的动态分区调光。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灯条和导光板,多个所述灯条固定安装在所述背板上,且在所述背板上间隔均匀排布,所述导光板安装在所述背板上;所述灯条包括灯带和多个灯珠,多个所述灯珠均匀排列,固定在所述灯带上;其中,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灯条的一侧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灯条对应设置;多个所述灯条可选择性的开启。
可选的,所述背板的侧边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灯条沿第一方向排布,所述凹槽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灯条的长度,且小于等于所述导光板沿凹槽排布方向的长度,所述凹槽覆盖整个所述灯条。
可选的,所述背板的侧边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灯条沿第一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灯条,且所述灯条的数量与所述凹槽的数量对应设置。
可选的,所述凹槽为上小下大结构。
可选的,所述凹槽为梯形结构,所述凹槽的开口大于凹槽与导光板相贴的顶面。
可选的,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设置有第一散射微结构,所述凹槽内与灯条正面相对的入光面设有第二散射微结构。
可选的,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设置有第一散射微结构,所述凹槽的槽壁都设有第二散射微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散射微结构、第二散射微结构为锯齿形或波浪形结构,所述第二散射微结构的波峰与波谷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散射微结构的波峰与波谷的间距。
可选的,所述凹槽远离灯条的一侧到灯条上表面的距离为0.1-0.3MM。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安装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面的一侧,所述背光模组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382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弯机的滚动导向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U型焊接片的导电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