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开手柄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27193.1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90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徐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江华橡塑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12 | 分类号: | E05B85/12;E05B77/42 |
代理公司: | 重庆德创至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5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柄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开手柄总成,包括内开手柄安装座,内开手柄安装座上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转轴,转轴两端都固定连接于容纳腔壁上,转轴上铰接设置有内开手柄,容纳腔内设置有限位板和缓冲壁,限位板与缓冲壁相垂直,转轴上还设置有可使内开手柄复位的弹性件,缓冲壁上设置有穿孔,穿孔内设置有与铰接部正对的缓冲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内开手柄开启幅度减小,可以降低内开手柄开启后复位的速度,避免手柄在复位时与手柄安装座上其他零件发生硬性碰撞,从而减小手柄复位时的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开手柄总成,属于涉及汽车车门内开手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内开手柄总成(左/右)主要用于乘客和驾驶员打开车门。并且在行驶过程中可以将门锁锁住,行驶过程中不能打开车门的作用。是一款使用频次非常高的内饰功能件。随着汽车业的不断发展,内外饰件的不断提升,传统内开手柄已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故此需要优化内开手柄结构,取消锁止按钮,改为双拉式内开手柄提升品质效果,趋步智能化,避免开关时与周边其他零部件的干涉及摩擦异响。
解决手柄开关旋转过程之后因为摩擦而产生的异响,再一方面加大缓冲垫接触面积,防止开关回弹异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开手柄总成,解决了手柄旋转产生噪音,实现了内开手柄的小幅度旋转和稳定复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内开手柄安装座,内开手柄安装座上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转轴,转轴两端都固定连接于容纳腔壁上,转轴上铰接设置有内开手柄,容纳腔内设置有限位板和缓冲壁,限位板与缓冲壁相垂直,转轴上还设置有可使内开手柄复位的弹性件,内开手柄包括与转轴铰接的铰接部和与铰接部相连接的握杆,握杆与铰接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与限位板相对应以限制内开手柄正向旋转,铰接部与缓冲壁相对应限制以内开手柄反向旋转,缓冲壁上设置有穿孔,穿孔内设置有与铰接部正对的缓冲件。
进一步的,缓冲件包括圆柱状的缓冲垫、缓冲杆,缓冲垫表面设置有球头包,球头包在缓冲垫上整齐且紧密分布,缓冲杆设置有嵌槽,缓冲件通过嵌槽定位在穿孔上,嵌槽与穿孔的间隙设置有橡胶圈。
进一步的,握杆为楔形且整体有预设的弧度,握杆内部为镂空结构。
进一步的,弹性件为一端连接于内开手柄且另一端连接于内开手柄安装座的弹簧。
进一步的,转轴与内开手柄连接处经过滚花处理。
进一步的,内开手柄整体由尼龙注塑,握杆与限位部均由免电镀尼龙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内开手柄开启幅度减小,可以降低内开手柄开启后复位的速度,避免手柄在复位时与手柄安装座上其他零件发生硬性碰撞,从而减小手柄复位时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开手柄安装座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缓冲件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转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江华橡塑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江华橡塑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271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收集结构的铝镁型材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床上靠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