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震的建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23915.6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53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宋雄;王佩;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建新时代(武汉)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建筑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抗震的建筑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基座内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卡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固定机构顶部固定连接有房屋本体,所述房屋本体两侧均铰链铰接有防倾斜机构,所述基座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三凹槽。该抗震的建筑结构,通过卡接块插接进第二凹槽内部,卡接板会进入到第一凹槽两侧开设有矩形槽内,转动螺栓,达到第一固定板和基座固定的效果,能够使支撑柱与基座牢牢固定,提高了房屋本体的抗震效果,且提高了房屋本体的稳定性,防止房屋倒塌而造成人员伤亡,消除了房屋倒塌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震的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抗震结构是抗震设计应考虑的最关键问题,对安全和经济起决定性的作用,是综合的系统决策。体系的选择要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几条基本原则,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主要根据其重要性程度来划分,即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可将建筑物分为四类:甲类建筑、乙类建筑、丙类建筑和丁类建筑。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不同,其地震作用的取值和抗震措施的采取也不相同
传统的抗震建筑结构在使用时,抗震效果不明显,很容易导致房屋倒塌而造成人员伤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的建筑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的建筑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基座内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卡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固定机构顶部固定连接有房屋本体,所述房屋本体两侧均铰链铰接有防倾斜机构,所述基座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三凹槽。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卡接块,所述卡接块活动连接于第二凹槽内顶部,所述卡接块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柱左侧固定连接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连接于支撑柱左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左侧固定连接有U型安装壳,所述U型安装壳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固定连接于第一凹槽内左侧,通过设置的U型安装壳,能够有效的将第一弹簧卡接在U型安装壳内,以此来实现第一弹簧自身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左侧固定连接有T型板,所述T型板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内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在T型板和螺栓的作用下,能够对支撑柱实现定位。
优选的,所述基座内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互连通,所述矩形槽设置于第一凹槽两侧,所述第二凹槽设置于第一凹槽底部,设置多个凹槽,对支撑柱起到卡接作用,提高了支撑柱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防倾斜机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铰链铰接于房屋本体右侧底部,所述支撑杆底部铰链铰接有滑动块,设置支撑杆,对房屋本体和基座起到支撑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内开设有孔槽,所述孔槽内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通过设置的固定杆,确保滑动块能够在安装板内滑动。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内开设有空腔,所述固定板在空腔内滑动,所述固定杆外表面套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左侧活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第三弹簧固定连接于安装板内右侧,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将滑动块复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震的建筑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建新时代(武汉)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华建新时代(武汉)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239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牛肉干加工的微生物发酵用温湿度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溶铜罐溶铜装置